Ⅰ考查目標
體育學學術型與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綜合考試涵蓋學校體育學、運動訓練學兩門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理論和實際問題。
Ⅱ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3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學校體育學:150 分
運動訓練學:150 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試卷題型有:判斷題、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Ⅲ 考查范圍
一、學校體育學
考查目標:掌握學校體育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主要包括學校體育的歷史沿革與思想演變、學校體育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國學校體育目的與目標、學校體育的制度與組織管理、體育課程編制與實施、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等,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解釋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考查內容:
第一章 學校體育的歷史沿革與思想演變
(一)古代社會的體育
(二)現代學校體育的形成
(三)中國學校體育的發展
第二章 學校體育與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學校體育與學生身體發展
(二)學校體育與學生心理發展
(三)學校體育與學生的社會適應
(四)學校體育與學生動作發展
第三章 我國學校體育目的與目標
(一)學校體育的結構與作用
(二)我國學校體育目的與目標
(三)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學校體育的制度與組織管理
(一)我國現行學校體育制度與法規
(二)我國學校體育的組織與管理
第五章 體育課程編制與實施
(一)體育課程的特點
(二)體育課程的學科基礎
(三)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制定
(四)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
第六章 體育教學的特點、目標與內容
(一)體育教學的本質與特征
(二)體育教學(學習)目標
(三)體育教學內容
第七章 體育教學方法與組織
(一)體育教學方法
(二)體育教學組織管理
第八章 體育教學設計
(一)體育教學設計概述
(二)體育教學設計的過程及要素
(三)體育教學計劃的設計
第九章 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與教學評價
(一)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
(二)體育教師教學評價
第十章 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的性質與分類
(二)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三)體育場地設施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四)人力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第十一章 體育課教學
(一)體育與健康課的類型與結構
(二)體育實踐課的密度與運動負荷
(三)體育課的準備與分析
第十二章 課外體育活動
(一)課外體育活動的性質與特點
(二)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
(三)課外體育活動的實施
第十三章 學校課余體育訓練
(一)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性質與特點
(二)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組織形式
(三)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實施
第十四章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
(一)課余體育競賽的特點
(二)課余體育競賽的組織形式
(三)學校課余體育競賽的實施
第十五章 體育教師
(四)體育教師的特征
(五)體育教師的工作與研究
第十六章 體育教師的職業培訓與終身學習
(一)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科學習
(二)體育教育專業的見習與實習
(三)體育教師的在職培訓
(四)體育教師的終身學習
參考書目
1.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
2.楊文軒,張細謙,鄧星華.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
二、運動訓練學
考查目標:掌握運動訓練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主要包括運動訓練學理論的主體構成、基本原則、運動員競技能力及其訓練、 運動訓練計劃制訂與實施等,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解釋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考查內容:
第一章 運動訓練學導言
(一)運動訓練與運動訓練學
(二)不同層級的運動訓練理論體系
(三)運動訓練構成要素的理論體系
第二章 運動訓練的辯證協同原則
(一)運動員競技能力構成、變化與表現的基本規律
(二)基于辯證協同思想的運動訓練原則體系
(三)導向激勵與健康保障訓練原則
(四)競技需要與區別對待訓練原則
(五)系統持續與周期安排訓練原則
(六)適宜負荷與適時恢復訓練原則
第三章 運動員競技能力及其訓練(上)
(一)運動員體能及其訓練
(二)運動員技術能力及其訓練
第四章 運動員競技能力及其訓練(下)
(一)運動員戰術能力及其訓練
(二)運動員心理能力及其訓練
(三)運動員知識能力及其訓練
第五章 運動訓練方法及其應用
(一)運動訓練方法概述
(二)運動訓練控制方法
(三)操作性訓練方法
(四)運動訓練基本手段
第六章 運動訓練負荷及其設計與安排
(一)運動訓練負荷概述
(二)運動訓練負荷的設計基礎
(三)運動訓練負荷的設計與安排
(四)運動訓練負荷的監控與評定
(五)運動訓練負荷的項群特征
第七章 運動訓練過程與訓練計劃
(一)運動訓練過程的基本構架
(二)運動訓練計劃的制訂與實施
(三)運動訓練過程的調控
第八章 教練員職責與教練行為
(一)教練員的認知
(二)教練員的執教
(三)教練員的知識與能力
(四)教練員的領導行為
參考書目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
2. 田麥久,劉大慶.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2
原標題:2025年體育學學術型與專業型碩士研究生自命題考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文章來源:http://sports.whut.edu.cn/tzgg/202409/t20240923_5942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