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系學院是國務院頒布的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單位之一,其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30余年來,國際關系學院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研究生,成為涉外部門、企事業單位、教育科研機構的業務骨干和中堅力量。
學院與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共同培養國際關系專業博士研究生。學院碩士研究生教育涵蓋法學、經濟學、文學、工學等4個學科門類,擁有政治學、理論經濟學、外國語言文學和網絡空間安全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政治學涵蓋政治學理論、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公共外交與文化傳播、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國家安全學等6個二級學科點;理論經濟學涵蓋世界經濟、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公共采購學等4個二級學科點;外國語言文學涵蓋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等3個二級學科點;還有應用化學1個單獨的二級學科點。專業學位擁有翻譯、工程、法律、警務等4個授權點。在校全日制研究生近700人。
多年來,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以下四大特色:
特色一:規模適度,少而精,精細化培養。適度的招生規模是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前提,學校研究生各專業招生人數每年基本保持在30人以內,半數專業在10人以內,師生配比高,確保學院研究生能享有更優越的生均教學資源,能得到導師更充分的指導和栽培。同時,通過與國外高校開展合作辦學,跨專業開展“中國與國際關系”聯合碩士項目,始終堅持精細化、精英教育的傳統,培養了一大批視野開闊、篤實勤奮、學貫中西的優秀人才。
特色二:傳統學科教學研究能力上乘,領先優勢明顯。學院自1979年起培養英語、日語、法語研究生,畢業生大多活躍在我國外交外事、國際問題研究與教學領域。學院早在1981年就與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聯合培養國際關系專業研究生,隨后又增設了國際政治、公共外交與文化傳播、國際關系與國際法、政治學理論、國家安全學等二級學科碩士點。1984年,學院最早試點外語專業和經濟專業復合培養,經過多年發展逐步形成以世界經濟、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和國際公共采購學專業為主的經濟學培養體系。
特色三:新興學科與一流科研機構強強聯手,聯合培養高素質人才。近年來,學院和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北京電子技術應用研究所、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等國家級科研單位保持著非常緊密的長年合作關系,網絡空間安全、應用化學和工程碩士等專業培養,均由國內相關領域一流專家和學者領銜,學研結合,為學校研究生把握學科前沿動向、增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學校還通過在中共中央編譯局、工業與信息化部、中國外文局、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等單位設立教學實踐基地,為翻譯碩士提供充足的實習實訓機會。
特色四:專業學位發展迅速,定向服務能力加強。隨著翻譯、工程、法律、警務四個專業學位碩士點陸續設立,學院確定了強化服務行業一線的理念,定向生人數逐漸從過去的10%以下上升到30%左右,進一步凸顯了服務面向。
當前,學院正以“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管理規范、資源充足、團隊合作”為理念,大膽探索一條適合國際關系學院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實際和未來人才需求的研究生教育之路,為國家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