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目標與基本要求
微觀經濟學是國家教委規定的財經類專業十門核心課程之一。這門課程主要考察考生對微觀經濟學的基本范疇、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況,要求考生具備較好的記憶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
第二部分 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西方經濟學概述
1. 掌握稀缺性與機會成本
2. 了解選擇的必要
3. 了解經濟人假設
4. 理解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區別
5. 了解實證分析方法與規范分析方法
第二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1. 理解需求的含義與需求規律
2. 理解需求變動與需求量變動的區別
3. 理解供給的含義與供給規律
4. 理解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的區別
5. 理解市場均衡價格與均衡產量的決定
6. 掌握需求價格彈性、需求交叉價格彈性、需求收入彈性及供給價格彈性
7. 掌握支持價格與限制價格對市場的影響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分析
1. 理解效用、總效用與邊際效用及其關系
2. 掌握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3. 掌握無差異曲線、預算線、邊際替代率
4. 掌握消費者均衡(數學表達及圖示)
5. 了解收入消費曲線、Engel曲線、價格-消費曲線
6. 理解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7. 理解正常品、低檔品和吉芬品之間的區別
7. 掌握消費者剩余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 了解企業及生產函數
2. 理解短期生產函數(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關系,生產要素報酬遞減規律及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
3. 長期生產函數(等產量線的含義與特征、邊際技術替代率、等成本線的含義、兩種生產要素最優組合的數學表達與圖形)
4. 理解規模報酬的含義與原因,范圍經濟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 了解短期與長期的含義與區別
2. 掌握顯性成本與隱含成本,經濟成本、經濟利潤與會計成本、會計利潤
3. 理解短期成本分類與變動規律,各種短期成本之間的關系
4. 理解長期總成本、長期平均成本、長期邊際成本的定義及圖示
第六章 完全競爭市場
1. 了解四種市場結構的主要區別
2. 理解完全競爭市場的含義
3. 理解完全競爭市場的行業需求與廠商需求
4. 理解完全競爭廠商總收益、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
5. 掌握完全競爭廠商短期均衡、短期供給曲線及生產者剩余
6. 了解完全競爭行業的短期供給曲線
7. 掌握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8. 了解完全競爭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