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目標與基本要求
考生應當根據本科目考試內容與能力等級的要求,理解、掌握或運用會計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循職業道德、堅持職業態度,解決實務問題。本科目對考生考核基本要求是:
第一,須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
第二,須掌握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會計要素核算基本業務,具備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表的基本能力。
第三,須具備運用會計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素質。
第二部分 具體內容
本部分將考核要求的能力層次表述為:較低要求為了解;一般要求為理解或熟悉;較高要求為掌握和運用。
一、會計基本原理
1、了解會計定義、作用和我國會計準則體系。
2、理解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與組成,會計基本假設。
3、掌握權責發生制,會計要素,會計計量屬性,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4、掌握會計等式、會計賬戶含義,復式記賬原理。
5、理解賬務處理程序,會計循環。
二、存貨
1、了解存貨的概念、特征、確認條件和分類,存貨清查的方法。
2、理解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
3、熟悉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適用性,計劃成本法的優點。
4、掌握存貨的初始計量,存貨發出計價方法。
5、存貨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計價的會計處理,期末存貨的確認與計量。
三、固定資產
1、了解固定資產的分類。
2、理解固定資產的定義、特征。
3、理解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會計處理。
4、掌握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和不同方法運用。
5、理解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會計處理(資本化、費用化)。
6、理解固定資產處置(出售、報廢等)的會計處理。
四、無形資產
1、了解無形資產的性質及確認。
2、熟悉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不同來源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3、掌握內部研究與開發支出(包括不同階段研發支出的確認、計量)。
4、掌握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使用壽命有限或使用壽命無限)。
5、熟悉無形資產的處置(出租、出售、報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