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目標與基本要求
《審計學基礎》是會計學專業基礎課程之一。通過審計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考核,使考生具備必要的思想政治素養、會計職業素養、綜合能力素養與職業思維素養,并為后續學習深造和未來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本科目對考生考核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需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己藢徲媽W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使其對審計學科體系有總括的認識,了解審計的發展歷史、職責權限、審計體系、審計目標及其實現過程,理解審計本質、功能作用、重要性、審計模式。
第二,需具備基礎的實踐能力??己藢徲媽W相關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使學生熟悉審計程序、審計準則與基本方法,能掌握并運用一定的審計技術方法獲取審計證據,編寫審計工作底稿,熟練完成審計流程中的主要業務環節。
第三,需具備基本的思維素養。要求考生運用審計理論分析現實問題,合理評估并應對審計風險,正確運用審計標準與重要性原則得出審計結論,具備恰當應對職業道德困境與審計相關法律風險的基本思維素養。
第二部分 具體內容
本部分將考核要求的能力層次表述為:較低要求為了解;一般要求為理解或熟悉;較高要求為掌握和運用。
一、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1、理解審計產生的社會基礎。
2、理解國家審計的發展概況。
3、了解我國審計的發展概況。
二、審計本質和審計體系
1、理解審計的本質。
2、掌握審計的職能。
3、理解審計體系組成。
三、審計目標
1、了解審計目標的含義。
2、熟悉審計目標的類型。
3、掌握審計目標的特征與影響審計目標確立的因素。
4、理解實現審計目標的基本要素。
四、審計規范
1、了解審計規范的概念
2、熟悉審計法律規范。
3、熟悉審計準則。
4、理解審計職業道德規范。
五、審計依據
1、理解審計依據種類、特點。
2、熟悉審計依據的適用情形。
六、審計程序
1、了解審計程序概念。
2、理解準備階段及審計方案。
3、熟悉實施階段及審計記錄。
4、熟悉終結階段及審計報告。
七、審計證據與審計工作底稿
1、了解審計證據概念、特征。
2、熟悉審計證據分類、適用性和充分性。
3、理解審計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和總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