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科目代碼:[801]
考試科目名稱:經濟學原理
一、考試目標
(一)考查考生對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二)考查考生靈活運用西方經濟學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180分鐘,滿分:150分。
(二)題型結構
1、計算題:40分;
2、簡答題:60分;
3、論述題:50分。
三、 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請考生注意帶相應的繪圖工具和科學計算器)
四、考試內容
(一)“微觀經濟學”部分,50%(75分)
1、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考試內容:
[1]需求的基本理論:需求,需求函數,需求曲線,需求規律,影響需求的因素,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2]供給的基本理論:供給,供給函數,供給曲線,供給規律,影響供給的因素,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3]市場均衡: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市場均衡的變動。
[4]彈性理論: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價格彈性的類型,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點彈性、弧彈性的計算;需求的收入彈性,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供給彈性,供給彈性的類型,影響供給彈性的因素。
[5]供求分析原理的運用: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稅收效應分析;彈性與銷售收入的關系。
考試要求:
[1] 掌握需求和供給的含義,理解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特征、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決定、市場均衡的變動;
[2] 掌握彈性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理解各種彈性的經濟含義以及影響彈性大小的各種因素;
[3] 掌握供求分析原理的運用。
2.消費者選擇
考試內容:
[1]效用理論: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總效用和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消費者均衡及其計算,基數效用論推導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消費者剩余。
[2]無差異曲線分析:偏好和選擇,無差異曲線及其特點,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無差異曲線的特例。
[3]預算約束線:預算約束線及其變動。
[4]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均衡的決定及其計算,收入變動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收入-消費擴展曲線,恩格爾曲線,價格變動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價格消費曲線,消費者均衡推導需求曲線。
[5]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替代效應,收入效應,正常品,低檔品,吉芬商品,不同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及其區別,不同商品的消費者需求曲線的形狀。
考試要求:
[1]理解效用的概念,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的區別,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消費者均衡的實現條件;
[2]掌握無差異曲線的含義和特點,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和預算線的含義;
[3]掌握預算約束線的含義及其變動;
[4]掌握消費者均衡的決定及其比較靜態分析,消費者均衡推導需求曲線;
[5]理解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概念,正常品和低檔品區別以及吉芬商品的特點。
3.企業的生產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