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結構
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分析論述題等。
二、考試目標:
1.掌握現代地理科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學術思想,了解現代地理科學發展趨勢與前沿動態。
2.理解現代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了解現代地理科學研究的技術方法。
3.運用現代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分析人地關系問題的產生原因,提出相應的治理對策和治理方法。
三、考試范圍:
(一)地球系統
1.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的構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宇宙因素的地理效應
太陽的地理效應;月球的地理效應;其他宇宙因素的地理效應。
3. 地球的整體性質
地球的形狀、大小與質量;地球的圈層構造;地球的物理性質;地球的化學成分;地球的運動;地理坐標與時間;地球的演化。
4. 地球表層系統
地球表層的構造;地球表層的能量轉換與物質循環;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二)地理空間
1.地域分異規律
緯度地帶性;海陸梯度地帶性;垂直帶性;非地帶性。
2. 區位理論
區位與區位論;產業區位論;非產業區位論;中心地理論;空間相互作用與空間擴散。
3. 行為地理理論
環境認知;行為矩陣;空間偏好;時間地理學。
4. 區域理論
區域與區域研究;區域發展理論;區域演化理論;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集團化。
5. 地緣理論
地緣與地緣政治;近代地緣政治思想;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與國際戰略思想的演變;世界矚目的邊緣帶與破碎帶;中國的地緣戰略。
(三)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
1.人地關系理論
第一思潮:文明與環境關系論;第二思潮:進化與環境關系論;第三思潮:發展與環境關系論。
2. 可持續發展理論
發展與環境關系的大討論;大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本內涵;現代地理學對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3. 文化生態理論
文化生態理論導言;文化生態學的重要研究問題;文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