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結構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70分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40分
材料分析寫作40分
(四)試卷題型
1.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70分
填空題10分
判斷題10分
術語解釋題30分
簡答題20分
2.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40分
填空題10分
術語解釋題10分
簡答題20分
3. 材料分析寫作 40分
二、考試目標:
1. 要求考生具有與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2. 要求考生具有與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和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3. 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書面語表達能力。
三、考試范圍: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能力考試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教學”,“材料分析寫作”三部分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 中國文化基礎知識
2. 外國文化基礎知識
3. 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二)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教育學基礎
2.心理學基礎
3.語言教學基礎
(三)材料分析寫作
材料分析寫作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 分析與實踐能力
2. 論文寫作能力
四、主要參考書目
1.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商務印書館,2007年。
2.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年。
4.馮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劉珣《對外漢語教學引論》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年。
6.王建勤《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商務印書館,2014年。
7.張樂天《教育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