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科目代碼:
827
考試科目名稱:
工程材料
考查目標:
1. 具備有關工程材料結構、性能及其改性處理的基礎理論和基本能力;
2. 具備合理選用材料和對常用工程材料改性的基本能力;
3.具備材料設計、制備、改性與加工等必需的專業理論與實踐基礎。
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及題型:
選擇題: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
判斷題:10小題,每題2分,共20分;
簡答題:12小題,每題6分,共72分,
計算題:2小題,每題9分,共18分;
滿分:150分。
考查知識要點:
1.材料的分類、材料科學與機械工程的關系;
2. 材料的性能及應用意義:材料的主要力學指標,力學性能的表示方法,應力應變曲線的物理意義;
3.材料的結構:金屬的晶體結構類型、晶體缺陷的種類及其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4. 材料的凝固與結晶組織:凝固與結晶,純金屬的結晶,包括結晶條件、結晶過程、結晶晶粒大小及控制,同素異構,合金的結晶與相圖,鑄態組織與冶金缺陷;
5. 材料的變形斷裂與強化機制:單晶體的塑性變形,多晶體的塑性變形,金屬的冷、熱塑性變形及其對金屬組織和性能的影響,金屬位錯強化理論,金屬強化機制;
6. 鐵碳合金相圖及應用:鐵碳合金基本相及基本組織,鐵碳合金組織分析,鐵碳合金成分、組織與性能的關系,碳鋼中組織組成物計算,鐵碳相圖的應用;
7. 鋼的熱處理:鋼的加熱及組織轉變,鋼的冷卻及組織轉變,過冷奧氏體轉變產物的組織與性能,影響奧氏體等溫轉變圖的因素,過冷奧氏體的連續轉變,退火和正火,淬火與回火,鋼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火、回火時的工藝缺陷,改善一般淬火件結構工藝性的措施,鋼的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工藝;
8. 鋼鐵材料:鋼中常存雜質元素對其性能的影響,合金元素在鋼中的主要作用,合金元素對鐵碳相圖的影響,合金元素對鋼熱處理的影響,鋼的分類與牌號,結構鋼,工具鋼,特殊性能鋼,鑄鐵;
9. 有色金屬材料:鋁及其合金,銅及其合金,鈦及鈦合金,鎂及鎂合金,鋅及鋅合金,軸承合金;
10.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的組成、合成方法、結構,高分子化合物的分類,高分子化合物的力學性能、物理化學性能,高分子化合物的老化及防止、改性方法;
11.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的分類,陶瓷材料的結構和性能;
12. 復合材料:復合材料的組成和分類,復合材料的性能,增強材料及復合增強原理,常用復合材料,復合材料的應用;
13. 材料表面技術:電鍍和化學鍍,化學轉化膜技術,鋁及鋁合金的陽極氧化,磷化處理,鉻酸鹽處理,表面涂敷技術,氣相沉積技術,激光束表面技術,離子注入技術,電子束表面技術;
14. 工程材料的選用與發展:失效分析、失效的形式、失效的原因,選材原則,典型零件選材與工藝分析。
考試用具說明:
(需要考生使用計算器或其他考試用具的請在該欄內詳細說明,如不需要,則填“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