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含(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法學理論、訴訟法學、知識產權法學方向)考《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五部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滿分150分,各占30分。
法理學
一、考試基本要求
準確把握法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原理以及法律的基本理念和價值,熟練掌握相關知識點,能夠對相關知識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進行分析、判斷,能夠運用法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原理提煉法律問題,從法學理論角度分析具體法律事件及現行制度,掌握法理學概念、知識、原理與法律應用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1、了解西方法學發展史及有代表性的法學流派及代表人物的觀點,了解中國法學發展的歷史,掌握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產生和發展,了解法理學的對象與性質及其在法學體系中的地位,熟知法學方法論。
2、了解法理學的歷史,了解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形成及其意義,了解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中國化。
3、準確理解法的概念與本質,掌握法律規則含義及其分類,掌握法律原則的基本內涵及其分類,了解法律原則與法律規則的區別,了解西方法學家有關法律原則、法律規則的基本思想,了解法的技術性規則。
4、了解法的基本特征和法的要素,了解法的作用的基本分類,了解法的局限性。
5、了解法律淵源的含義,理解法律淵源的一般分類以及各種法律淵源在不同法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法律效力的概念,理解法的對象效力范圍、法的空間效力范圍和時間效力范圍。掌握我國法律效力的等級體系以及發生沖突時的解決途徑和解決辦法。
6、了解法律部門的概念、劃分法律部門的標準和原則。了解我國法律體系的基本結構。
7、了解權利和義務的基本含義,法與權利和義務的基本關系,了解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掌握權利和義務的基本分類,理解權利界限與權利濫用。
8、理解法律行為的概念掌握法律行為的特征,區分法律行為與非法律行為,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把握法律行為的結構,掌握法律行為的確認,了解法律行為的分類。
9、了解法律關系概念和理論的發展,掌握法律關系的性質和特征,了解法律關
系的基本分類熟知法律關系主體、客體的相關知識,了解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與消滅理解法律事實及其種類,能從實踐的角度理解和把握法律關系 。
10、了解責任的詞義,理解法律責任的含義,掌握法律責任的本質,熟知法律責任的構成,掌握法律責任的類型及其實現方式,理解法律責任的認定和歸結,掌握法律責任的減輕與免除。
11、了解法律程序的基本含義,了解正當程序的起源與發展,理解正當程序的特征,了解正當程序的作用與意義。
12、了解原始社會的行為規范特性,了解前資本主義法的特性,了解近、現代資本主義法律制度、特征、法系,了解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產生、發展、本質、特征,了解法律發展的基本歷史邏輯,理解法律繼承的內涵及理由,理解法律移植的含義、可能性、必然性及實踐操作,理解法制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及模式 。
13、了解立法的基本含義,掌握立法的特征,掌握當代中國的立法體制的特點及立法的基本程序,理解立法的基本原則與立法指導思想的聯系與區別。
14、了解司法的概念,掌握司法的特征,了解我國的司法體系及司法職權,理解司法的基本要求,掌握司法的基本原則 。
15、了解法律技術方法的概念,掌握法律推理的基本涵義及方法,理解法律解釋的分類及原則,了解法律解釋的方法,掌握法律論證的形式和正當性標準,了解中國法律解釋的基本制度。
16、了解法的價值的概念及價值體系,了解法與利益一般關系,了解并掌握法的利益調控機制,理解并掌握法對利益的處理,了解法對人權的保護,了解法對秩序的維護及有限性,了解法律自由的基本內涵及其要求,理解法對自由的保障作用,了解法對正義的實現作用,了解法對公平與效率的調整與處理。
17、了解法與生產力的關系,了解法與市場經濟的關系,了解法與政治、國家的關系,了解法與文化的關系,了解法與道德的關系,掌握法與道德的沖突及解決方法,了解法與宗教的關系。
18、了解中國社會主義法與民主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關系,了解我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形成與發展。
三、考試基本題型
1、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
2、主要題型:簡析題、論述題、案例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