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綜合:含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理學、生物化學,其中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為必考科目,藥理學、生物化學兩門中考生可任選一門。
滿分為300分(其中有機化學部分為100分,分析化學部分為100分,藥理學或生物化學部分為100分)。
一、考試基本要求
《藥學綜合》是為招收全日制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設置的選拔性考試科目,含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理學、生物化學;其中,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為必考科目,藥理學、生物化學兩門中考生可任選一門。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夠運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其目的是科學、公正、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和素養要求,為提供擇優錄取的依據。評價的標準是藥學及相關學科較優秀的本科畢業生所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有機化學部分
考試內容:
一、 有機化合物命名
1、 系統命名法
飽和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分類: 碳原子(伯、仲、叔、季),氫原子(伯、仲、叔)
烴基的名稱:常用烴基的名稱及縮寫,如:甲基(Me-)、乙基(Et-)、正丁基(n-Bu-)、苯基 (Ph-)、芳基(Ar-)等。
系統命名法原則及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選擇含特征官能團的最長碳鏈作主鏈,從靠近官能團的一端開始編號,取代基命名時排序按“次序規則”。
2、 順、反異構體命名
順、反命名法:兩個相同基團在雙鍵同側的為順式,異側的為反式。
Z、E命名法:按‘次序規則’,優先基團在雙鍵同側的為Z型,異側的為E型。
3、 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命名
R、S命名法:手性碳原子(C*)構型的確定,先將連在手性碳原子上的四個原子或基
團按“次序規則”排序,將次序最低的基團遠離觀察者,其余三個基團的次序由大到
小為順時針排列時,記為‘R構型’, 逆時針排列記為‘S構型’。
4、 多官能團化合物的命名
當化合物中含有多個官能團時,應選取其中的一個作為母體官能團,其余的官能團作為取代基(個別有例外)。一些母體官能團按以下出現的先后順序進行選擇:—COOH,—SO3H,—COOR,—COCl,—CONH2,—CN,—CHO,-C=O,—OH,—SH,—NH2,—C≡C—,—C=C—,—OR,—R,—X,—NO2
例如:CH3COCH2CH2CH2CH2OH 6-羥基-2-己酮
CH2=CHCH2CH2C≡CH 1-己烯-5-炔
5、 一些常用見化合物的習慣名稱(俗名)或名稱縮寫
如:氯仿、季戊四醇、肉桂醛、苦味酸;THF、NBS、TNT、DMSO、DMF等。
二、 有機化合物結構
1、同分異構 異構體類型:構造異構(碳鏈、官能團位置、官能團);立體異構(構象、
順反、對映)。
異構體書寫:常見或結構較為簡單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
如寫分子式為C5H10、C5H12的同分異構體等。
互變異構現象:酮式—烯醇式結構的互變異構、糖類鏈狀與環狀結構互變異構等。
2、構象分析 畫出飽和環狀物(環己烷類、單糖類等)、乙烷及丁烷等物質的典型構象。
3、結構理論 雜化軌道理論: 碳原子的三種雜化軌道類型及空間形狀:sp,sp2,sp3。
分子軌道理論: 掌握1,3-丁二烯、烯丙基、苯等物質的分子軌道。
共振論:共振式的書寫及共振論的應用。
空間效應:掌握空間位阻、張力理論及其對化合物性質的解釋。
共軛效應與誘導效應及其應用:掌握共軛體系中1,2及1,4加成產物的理論解釋,誘導效應對物質酸堿性的影響(誘導效應的加和性與傳遞性)。
芳香親電取代反應的定位規則及應用:掌握兩類定位基及定位效應
O-、P-定位基:O- 、 -NH2、 -OH﹥-OR﹥-R﹥-X
m-定位基: +NH3 、-NO2 、-CF3>-COOH 、-COR >-CN、-SO3H。
構型與構型轉化:鹵代烴SN2機理構型完全翻轉;SN1構型部分翻轉(±);環加成構型保持;電環化產物構型要根據反應條件來確定;環氧開環為反式;炔烴經琳德拉(Lindlar)催化劑催化加氫產物為順式烯烴,而和金屬鈉或鉀在液氨中還原加氫產物為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