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考試性質
《國際商務專業基礎》是國際商務碩士 ( MIB ) 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統一考 試的科目之一?!秶H商務專業基礎》考試要力求反映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的 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專業基礎素質和綜合能力,以利于 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國家開放型經濟體系建設培養具有良好職 業操守和國際視野、具有較強跨文化溝通以及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 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商務專業人才。
II.考查目標
測試考生對于國際商務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 及綜合運用分析和解決國際商務現實問題的能力。
III.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1.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約 60%
2. 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約 40%
3. 國際金融 (不作為初試考查范圍,列入復試考試內容)
4. 國際商務環境與運營 (不作為初試考查范圍,列入復試考試內容)
四、試卷題型結構
簡述題 6 題,每小題 15 分,共 90 分;
論述題 1 題,共 30 分;
案例分析題 1 題,共 30 分。
IV.參考書目
1.《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第五版) ,傅龍海主編,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18 年 10 月
2.《國際直接投資與跨國公司的全球經營》,陳建安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6 年 9 月
3.《國際金融》 (第五版) ,吳志明,楊勝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年 8 月
4.《國際商務:環境與運作》 (原書第 15 版) ,趙銀德譯,機械工業出版
社,2017 年 2 月
備注:考生也可以根據考試大綱自行選擇參考書
V.考查范圍
一、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1. 國際貿易理論:絕對優勢理論、 比較成本理論、要素稟賦論、國際貿易新 理論、貿易保護理論。
2. 國際貿易政策與壁壘:關稅措施、非關稅措施、國際貿易摩擦、國際貿易 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與環境保護政策。
3.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貨物貿易及其類型、服務貿易與服務外包、技術貿 易與國際勞務合作、國際貿易的創新方式。
4. 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多邊貿易體制: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歐洲一體
化實踐、其他區域自由貿易安排、 中國的區域經濟合作實踐。
二、國際直接投資與跨國公司
1. 國際直接投資與跨國公司:國際直接投資與跨國公司理論,跨國公司發展 及其主要類型, 中國式跨國公司的理論與實踐。
2. 國際直接投資及跨國公司的主要理論:壟斷優勢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內部化理論、國際生產折衷理論、邊際產業擴張理論、小規模技術理論、技術地 方化理論、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理論、一體化國際投資發展理論等。
3.跨國公司的國際投資戰略選擇、跨國公司的所有權政策選擇、跨國公司的 所有權政策與控制權模式。
4.跨國公司的國際戰略聯盟:建立國際戰略聯盟的動機、國際戰略聯盟的主 要類型、國際戰略聯盟的控制與管理;跨國并購與經營整合;跨國并購的主要類 型及方式、跨國并購的主要動機及風險、跨國并購的決策法則等。
5.跨國公司的技術戰略及管理:跨國公司的技術戰略、跨國公司的技術戰略 管理、跨國公司的國際技術轉移。
6.跨國公司的跨文化管理:跨國經營中的文化因素、文化差異與跨文化沖突、
跨國經營中的跨文化管理等。
三、國際金融
1. 國際貨幣體系與匯率制度:金本位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浮動匯率制度, 國際貨幣體系及其改革,人民幣匯率改革。
2.外匯市場、外匯業務與風險:外匯市場與外匯業務,匯率決定,外匯風險。 3. 國際金融市場: 國際金融市場概述,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權市場。
4. 國際金融危機:90 年代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商務
環境,國際金融創新,國際金融體系改革。
四、國際商務環境與運營
1. 國際商務環境: 國際商務文化環境,政治、法律和商業倫理。 2. 國際營銷: 目標市場選擇,營銷管理。
3. 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國際物流定義與問題,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4. 國際會計與稅收:跨國間主要會計差異,國際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