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考試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大綱所列內容為考生需掌握的基本內容,僅供復習參考使用,考試范圍不限于此)
(一)信號與系統的基本概念
1.內容提要:信號的分類和運算,奇異函數性質。系統的分類和描述,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性質。
2.基本要求
(1)了解信號的分類,熟悉連續信號與離散信號、功率信號與能量信號、周期信號的概念。
(2)掌握信號的反轉、時移、尺度變換,掌握沖激函數和階躍函數、單位樣值序列和階躍序列的性質。
(3)掌握線性系統和時不變系統的判斷方法。
(二)連續系統的時域分析
1.內容提要
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階躍響應和沖激響應。卷積積分及其性質;響應的時域求解。相關函數與卷積的聯系與區別。系統響應的固有分量與強迫分量、穩態分量與暫態分量的概念。
2.基本要求
(1)熟悉零輸入響應與零狀態響應、固有響應與強迫響應、穩態響應與暫態響應的概念,掌握沖激響應的求解方法。
(2)掌握卷積積分及其性質,掌握系統響應的時域求解方法。
(3)了解相關函數與卷積的聯系與區別。
(三)離散系統的時域分析
1.內容提要:
差分與差分方程;系統的單位序列響應與響應階躍響應;卷積和及其性質。系統的零輸入響應、零狀態響應和全響應。反卷積的概念。
2.基本要求
(1)熟悉差分和差分方程的概念。了解差分方程的經典解法。
(2)掌握單位序列響應與階躍響應的求解方法。
(3)掌握卷積和及其性質;掌握系統響應的時域求解方法。
(4)了解反卷積。
(四)系統的頻域分析
1.內容提要
信號的正交分解。周期信號分解為傅里葉級數,周期信號的頻譜及其特 點,周期信號的功率。傅里葉變換與逆變換,奇異函數和周期函數的傅里葉變換,傅里葉變換的性質。信號的能量和頻帶寬度的概念。響應的頻域分析方 法。頻率響應與正弦穩態響應。線性系統無失真傳輸的條件。取樣定理,奈奎斯特取樣頻率和取樣間隔。吉布斯現象。離散信號 DFS、DTFT、DFT 的定義和特點。圓周反轉、時移、卷積的概念。
2.基本要求
(1)了解信號正交分解的過程。熟悉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展開。掌握周期信號的頻譜及其特點、周期信號的功率。
(2)熟悉傅里葉變換與逆變換的定義,掌握常用信號的傅里葉變換和傅里葉變換的性質。掌握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和信號能量的計算方法。掌握響應的頻域分析方法。掌握頻率響應與正弦穩態響應的求解方法。
(3)了解吉布斯現象;熟悉線性系統無失真傳輸的條件。掌握取樣定理、奈奎斯特間隔和頻率。
(4)了解離散信號 DFS、DTFT、DFT 的定義和特點。了解圓周反轉、圓周時移、圓周卷積的概念。
(五)連續系統的復頻域分析
1.內容提要:
拉普拉斯變換及其收斂域。單邊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拉普拉斯逆變換。系統的復頻域分析,微分方程的變換解,系統的 s 域框圖,電路的 s 域模型。時域分析、頻域分析與復頻域分析的關系。
2.基本要求
(1)熟悉拉普拉斯變換及其收斂域;掌握單邊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和拉普拉斯逆變換。
(2)掌握微分方程的變換解。
(3)掌握系統的 s 域框圖、電路的 s 域模型。
(4)理解拉普拉斯變換與傅里葉變換之間的關系。
(六)離散系統的 z 域分析
1.內容提要:
z 變換及其收斂域,z 變換的性質,逆 z 變換。z 域分析,差分方程的變換解。系統的 z 域框圖。z 變換與 DTFT 的關系,頻率響應與正弦穩態響應。z 平面與 s 平面的關系。
2.基本要求
(1)熟悉 z 變換及其收斂域;掌握 z 變換的性質和逆 z 變換。
(2)掌握差分方程的變換解。掌握系統的 z 域框圖。
(3)了解 z 變換與 DTFT 的關系,掌握頻率響應與正弦穩態響應的求解方法。
(4)理解 z 平面與 s 平面的關系。
(七)系統函數
1.內容提要
連續系統、離散系統的系統函數,系統函數的零、極點分布與時域響應、頻域響應之間的定性關系。系統的因果性和穩定性。信號流圖和梅森公式,連續和離散系統的模擬。
2.基本要求
(1)熟悉系統函數的零、極點分布與時域響應、頻域響應之間的定性關系。了解全通函數和最小相移函數的概念。
(2)掌握系統的因果性和穩定性的判別方法。
(3)熟悉信號流圖的概念,掌握梅森公式的應用。
(4)掌握系統的三種模擬方法
(八)系統的狀態變量分析
1.內容提要:
系統的狀態空間描述,狀態變量,狀態方程與輸出方程。連續系統和離散系統狀態方程的建立。系統矩陣與特征方程。狀態方程的時域解和變換域解。
2.基本要求
(1)熟悉系統的狀態空間描述和狀態變量的概念。
(2)掌握連續系統和離散系統狀態方程的建立方法。掌握系統矩陣與特征方程之間的關系。
(3)了解狀態方程的時域解和變換域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