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考試的總體要求
“環境監測”課程入學考試是為招收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而實施的選拔性考試。其指導思想是有利于選拔具有扎實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和具備一定實驗技能的高素質人才。要求考生具備系統掌握環境監測的基礎知識、實驗的基本操作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與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二、 考試的內容及比例
1、 環境問題的概念及分類;環境監測的特點和監測技術;環境監測的目的及分類;環境監測的概念及環境標準的分類和分級。(約5%)
2、 誤差、準確度、精密度、靈敏度、校準曲線和檢測限等名詞解釋;離群值的檢驗方法及適用范圍;監測數據的結果表達;監測實驗室基礎;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審查認可;環境質量保證體系及方法;質量控制圖的繪制及其判斷;標準分析方法;環境標準物質。(約15%)
3、 污泥沉降比、SVI等名詞解釋;水質監測對象;地面水監測斷面的設置;地面水和工業廢水采樣點的設置、采樣的時間和頻率;水樣類型;水樣的保存、運輸和預處理方法及其質量保證/控制;水樣溫度、顏色、濁度、透明度等物理指標的測定;水樣有機污染指標的含義及DO、COD、BOD5的采樣(質量控制過程)、預處理方法、測定原理和分析方法等內容;水中氨氮測定;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重金屬離子(如鉻等原理)、方法及其樣品預處理。液相色譜與氣相色譜等相關知識。(約35%)
4、 空氣污染定義及時空分布特點;主要污染物定義、分類及危害;空氣污染監測方案制定;大氣監測采樣點的布設和大氣樣品的采集;大氣污染物典型污染物的測定方法與原理;空氣質量指數;降水監測;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靜態配氣法與動態配氣法的原理及適用范圍。(約20%)
5、 噪聲、計權聲級等概念;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監測方法;影響噪聲監測的因素。 (約5%)
6、 土壤、土壤背景值等概念;土壤主要污染物的特征及其危害;土壤監測的目的;土壤采樣點的布設原則及方法、采樣點數量;土壤樣品采集和預處理方法等。(約15%)
7、 有害固體廢物定義、特點和鑒別方法;固體廢物填埋場監測;有害物質的毒理學研究方法。(約5%)
三、 考試的題型及比例
1、 名詞解釋(約10%)
2、 填空或選擇題(約20%)
3、 計算題(約15%)
4、 簡答題(約30%)
5、 論述題(約25%)
四、 考試形式及時間
“環境監測”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
五、 主要參考書目
1. 奚旦立等合編,環境監測(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 但德忠主編,環境監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原標題:天津工業大學2023年考研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共48門)
文章來源:https://yjsb.tiangong.edu.cn/2022/0906/c2870a79103/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