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專業名稱:林木遺傳育種
復試科目名稱:林木遺傳育種學
考試大綱:
林木遺傳育種學科目由林木遺傳學和林木育種學科目組成。
1、林木遺傳學:
(1)遺傳的三大遺傳規律:分離規律、獨立分配規律、連鎖遺傳規律的發現、
現象的解釋、驗證、及其應用。
(2)遺傳物質的變異:基因突變,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數目變異。
(3)基因表達的調控: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4)基因工程:外源基因的導入 ,包括重組DNA技術、植物表達載體必須具備的功能、Ti質粒、T-DNA轉移的機制、Ti質粒的衍生載體、遺傳轉化、轉基因生物的檢測與鑒定;基因工程的應用及其安全性評價。
2、林木育種學:
(1)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評價;
(2)林木育種技術:引種概念、引種的基本理論和過程;雜交育種過程、生產中實例、遠緣雜交的優勢;選育技術、倍性育種技術和應用;基因工程育種育種技術和應用;
(3)良種繁育:種子園經營管理;采穗圃經營管理。
學科、專業名稱:森林培育
復試科目名稱:森林培育學
考試大綱:
第一章 森林培育基本理論
森林的生長發育及其調控、森林立地、林種規劃與造林樹種選擇、林分結構
第二章 林木種苗培育
林木種子、苗木培育
第三章 森林營造
整地、林地和林木撫育、林農復合經營、封山育林
第四章 森林撫育與主伐更新
森林撫育間伐、林分改造、森林收獲與更新
第五章 林業重點工程
林業重點工程與森林培育
學科、專業名稱:森林保護學
復試科目名稱:保護生物學(森林生態方向)
考試大綱:
第一章 緒論
自然保護與自然規律、保護生物學的定義、發展及應用。
第二章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定義、分類、意義、價值、威脅因素、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及方法。
第三章 遺傳多樣性
遺傳多樣性與保護。
第四章 物種多樣性
物種定義與生物、生態學意義,全球物種特有性格局、物種多樣性保護等級、物種多樣性熱點地區。
第五章 種群生物學與保護
種群定義、特征、小種群、種群保護與監測。
第六章 群落生態與保護
生物多樣性概論與測試方法、群落結構及物種共存機制。
第七章 棲息地保護
棲息地概念與選擇、棲息地質量質量評價、棲息地保護與修復措施。
第八章 入侵生物學
外來種、生物入侵過程與途徑、入侵影響與防控。
第十一章 生物地理學在保護生物學中的應用
中國生物地理學的分布格局、地理阻限與物種保護、Meta-種群。
第十二章 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地的類型和作用、自然保護區規劃與建設。
復試科目名稱:林木病蟲害防治(森林昆蟲、森林病理方向)
考試大綱:
森林病害部分
1.森林病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2.葉部病害發生特征及防治。
3.枝干病害的發生特征及防治。
4.種子和苗木病害的發生特征及防治。
5.檢疫性林業病害的發生現狀。
森林昆蟲蟲部分
1.森林蟲害的綜合管理技術。
2.食葉害蟲識別及防治。
3.蛀干害蟲識別及防治。
4.吸汁害蟲識別及防治。
5.地下害蟲識別及防治。
學科、專業名稱: 森林經理學
復試科目名稱:森林資源經營管理
考試大綱:
1 緒論
1.1森林經理學概述
1.3森林經理的準則
2 森林資源
2.1森林與森林資源
2.3中國森林資源
2.5自然保護區
3 森林區劃
3.1區劃概述
3.2林業區劃
3.3森林區劃
4 森林調查
4.1概述
4.2國家森林資源連續清查
4.3森林經理調查
5 森林成熟與經營周期
5.1概述
5.2商品林森林成熟
5.3生態公益林森林成熟
5.5經營周期
6 森林收獲調整
6.1森林收獲調整的概念
6.2森林收獲調整的內容
6.4經營單位的森林調整
8 森林經營類型與模式
8.2森林經營類型
8.3近自然森林經營
8.4森林生態系統經營
8.5永續經營模式
9 森林經營方案
9.2森林經營方案編制
11林分空間結構優化調整
11.1林分空間結構概述
學科、專業名稱: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