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代碼:828
科目名稱:森林作業環境學
一、考試范圍
1. 森林環境
森林環境的概念;森林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人類與森林環境的關系;森林作業;森林作業對森林可持續發展影響較大的技術問題。
2. 理論生態學基礎
生態學的定義與內涵、環境對生物的作用、生態因子的作用特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種群的數量調節、種群對策與種間關系;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演替和穩定性;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征、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生態平衡及其反饋調節機制;空間異質性與景觀格局、時空尺度理論、景觀連接度理論及干擾-穩定性理論的內容。
3. 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原則、方法和評價
生態恢復與重建的目標;生態恢復與重建的基本原則;生態恢復與重建的程序;生態恢復與重建的方法問題;生態系統恢復成功的評價標準。
4. 種群和群落的生態恢復應用與實踐
物種多樣性保護的方法、種群恢復的途徑和技術;群落結構和功能恢復的原理和方法;棲息地退化的機理與恢復技術;生態廊道的內涵、生態廊道的類型與構建。
5. 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
森林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與退化過程;典型森林作業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森林植被恢復重建的重要理論;森林植被恢復的生理生態學問題;中歐退化林地恢復重建的方法、太行山綠化林業生態工程關鍵技術、毛烏素沙地生態恢復技術及對策。
6. 退化水體(濕地)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
森林與水體的關系、河流系統的功能、河流生態系統恢復重建的原則和方法;湖泊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外界干擾對湖泊生態系統的影響、湖泊恢復的主要內容及關鍵技術;濕地退化的機理與恢復方法。
7. 生態系統服務與健康管理
生態系統服務的定義和內容;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評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保護策略與途徑;生態系統健康的測度方法及可持續生態系統管理的要素。
8.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行動綱領、戰略目標;生態環境對發展的作用、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舉措。
二、考試形式
閉卷,題型包括:填空題,選擇題,名詞解釋,問答題,論述題。
三、參考書目
《恢復生態學》,董世魁、劉世良、邵新慶、黃曉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原標題:【招生】內蒙古農業大學2023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文章來源:https://yjsy.imau.edu.cn/info/1030/4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