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目標:
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考察學生利用生化知識解釋生命化學現象,具備解決生物及醫藥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蛋白質化學
掌握氨基酸兩性解離和等電點,了解氨基酸化學性質,掌握肽、肽鍵和肽平面,掌握蛋白質的一級結構、二級結構、結構域、三級結構和四級結構。掌握蛋白質的膠體性質、蛋白質變性的實質和常見分離純化方法及原理。
(二)核酸的化學
掌握核酸的組成成分、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的要點。掌握 RNA 的主要類型,理解主要類型的 RNA 結構和功能的主要特點,理解核酸的各種性質。
(三)酶
理解酶作為生物催化劑的特點,了解酶的分類和命名,理解酶的化學本質。
掌握全酶、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團等概念,理解酶的結構和功能的關系,掌握酶原的激活、同工酶和別構酶等概念,理解酶的作用機制,了解如何測定酶促反應速度及影響因素,掌握米氏方程式和米式常數。了解酶抑制劑的作用。
(四)維生素和輔酶
掌握常見的一些維生素的名稱、別名。理解維生素和輔酶的關系以及相應的維生素缺乏癥。理解維生素在體內的作用。
(五)生物氧化
掌握呼吸鏈中各組分的排列順序及其作用;掌握 ATP 的作用以及 ATP 的生成類型,理解呼吸鏈中 ATP 的合成部位,并了解電子傳遞體抑制劑;理解氧化磷酸化的概念,了解氧化磷酸化作用機制—化學滲透學說的要點。
(六)糖代謝
了解單糖、雙糖、多糖的概念,理解葡萄糖的開鏈結構與環狀結構。了解多糖的酶促降解。理解糖酵解、糖的有氧分解的概念、總反應式,了解葡萄糖有氧氧化產生(和消耗)ATP 的各步驟以及如何計算 ATP 的凈生成量。掌握三羧酸循環的概念、生理學意義。理解糖酵解反應和三羧酸循環中的關鍵反應和關鍵酶。
了解磷酸戊糖途徑、糖異生作用。
(七)脂類的代謝
了解脂肪的結構式、脂類的酶促水解、甘油的氧化,掌握脂肪酸的β—氧化,掌握肉毒堿的作用,了解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過程中產生(和消耗)ATP 的各步驟以及如何計算 ATP 的凈生成量。掌握酮體的概念和特點,了解肝不能利用酮體的原因。
(八)氨基酸代謝
了解蛋白質的酶促降解,掌握氨基酸脫氨基主要方式。掌握谷氨酸脫氫酶、轉氨酶及輔酶,掌握尿素合成的部位及過程和氨基的供體。
(九)核酸的生物合成
理解 DNA 半保留復制的實驗方法,掌握 DNA 半保留復制的概念,了解復制叉和 DNA 復制的方向,掌握 DNA 半不連續復制的概念,理解與 DNA 復制相關的DNA 聚合酶、連接酶。了解反轉錄作用、PCR 技術和分子雜交的原理。
(十)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掌握遺傳密碼的概念及特點,了解核糖體大小亞基的組成,理解核糖體及轉運 RNA 的功能,了解蛋白質合成的過程、肽鏈延長的步驟。
(十一)最新進展
了解生物化學領域的引人矚目的最新進展。
總分值:150 分
試題形式與結構:
1. 單項選擇題;2. 名詞解釋;3. 簡答題
參考教材:
1、王鏡巖.生物化學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2、劉志國,生物化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20
原標題:2023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考試大綱
文章來源:http://yjsc.whpu.edu.cn/info/1055/2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