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齊魯工業大學

                                                                        當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線 > 考研備考  > 考研心得

                                                                        三跨400+,上海大學電影學專業高分考研經驗分享

                                                                        時間:2019-09-11 15:59:54     作者:考研招生在線
                                                                        摘要:樓主是上海大學電影學專業的學姐,作為一個三跨考生,心靈雞湯儲備還是有的,但在這篇"經驗帖"里盡量只寫干貨。按照優先度排出了將會涉及的幾個主題:院校選擇、初試、看書與看片之我見、關于應試、備考期間的注意事項……考研er們若有需要可以借鑒一下哦~

                                                                          一、院校選擇

                                                                          我考慮到的因素主要有學校所在城市、招生人數(和報錄比)、專業課命題風格、分數線。

                                                                          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則因人而異,我對北京積怨二十年,所以首先排除了所有的北京院校。(這么一來其實就沒剩多少選擇了......)上網一搜,發現我喜歡的一位影評人對上大電影學評價不錯,而我曾經在上海度過了一段特別愉快的假期,加之這座城市在中國電影史上意義非凡。所以整個擇校過程并無糾結。

                                                                          一般來說招生人數、分數線等等信息都可以從學校和學院官網上查到,像上海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yjszs.shu.edu.cn)提供了招生計劃、初試復試參考書目、考試大綱,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http://www.suftv.shu.edu.cn)提供了專業介紹、往年復試分數線及報考人數。

                                                                          搜索心儀院校的近十年真題,大致瀏覽一遍,看看有多少題目是自己聽說過的,又有多少完全陌生。如果你自認觀影儲備量一般,那么保險起見最好避開那些劍走偏鋒的院校。上大電影史與電影理論的命題中規中矩看重基礎,15年開考的電影產業與文化則明確考察重大熱點,總歸還是摸得著底,不會讓人措手不及。

                                                                          二、初試科目、參考書目及復習方法

                                                                          1.公共課


                                                                          政治:輔導書我用到肖秀榮的《精講精練》、《1000題》、《知識點提要》、《考點預測背誦冊》、《八套卷》、《四套卷》還有一本時事小冊子,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也沒看任何視頻課。4月開始看《精講精練》,我的進度剛好是每看完一本書下一本書就出版了,算是無縫銜接。錯題本必不可少,我的方法是把精講精練、1000題和肖4肖8的錯題改寫成知識點記錄到活頁夾里,按照對應的課程和章節分別編號,對重點和難點參照精講精練補充拓展,并且用彩色筆標記出來。最后的一個月我看得最多的就是錯題本、《知識點提要》的哲學邏輯圖+毛中特附錄+史綱時間軸、肖8肖4大題。按計劃我不打算在政治上花費太多時間(簡言之就是不走心),最終的分數不高不低,符合預期。

                                                                          英語(一):我從3月開始用百詞斬過了一遍大綱詞匯,然后用扇貝單詞過了一遍核心詞匯,最后一個月買了新東方的《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作自查用。復習期間還用到張劍真題黃皮書(版本繁多,建議買年份多的)《閱讀理解150篇》《最后預測5套題》和新東方的《考研英語:高分寫作》《考研英語:拆分與組合翻譯法》。我的筆記里記錄了錯題詞匯、做過的閱讀理解中出現的生詞和詞組、小作文范文6篇(不同類型)、大作文范文3篇(圈出精彩的句子和詞匯)、高難度的翻譯真題、不太熟悉的詞組譯法。最后一個月基本只用到筆記和《考研英語:高分寫作》(這本書總結的大作文寫作常用詞組很實用)。最終分數比我預想的低了些,懷疑是大作文中段有點跑題。

                                                                          我自認為這兩科考得不算好,三言兩語帶過罷了,網上已經有太多詳盡的復習攻略,請自行知乎:)

                                                                          2.專業課

                                                                          上大官網給出了16本參考書和一份考綱,考綱可以瀏覽一遍但實用性不大,下面介紹這16本書的用法、我自己補充的參考書和我的復習方法。

                                                                          【643電影史與電影理論】

                                                                          ►參考書目(官方):


                                                                          1.《影視批評:實踐與理論》陳犀禾吳小麗上海大學出版社:講影視批評的類型和方法,全書分為傳統批評、現代批評I、現代批評II三部分,在15年改革加入電影產業與文化科目之前,這本書是電影理論科目的簡答題重點,改革后依然可作為名詞解釋或簡答出題,所以最好能記住每一種批評類型的含義(由來)、歷史沿革、方法內涵,這些都可以在書中圈出原話。其中類型批評、結構主義批評、意識形態批評、精神分析批評、女性主義批評、后現代主義批評、第三世界和后殖民主義批評是重點,書里給出的例文對理解不同批評類型的差異和特點有很直觀的幫助,建議仔細讀一遍。

                                                                          2.《百年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丁亞平文化藝術出版社:收錄了1897-2001最重要的電影理論文章,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本書基本只出填空題,而且真題重復率高,比如17年真題填空就容易全部押中。我整理出了本書的填空題知識點,需要記住標題、作者、年代和內容要點。另外本書的序言值得一看,提綱挈領地梳理了百年來的中國電影理論發展軌跡。

                                                                          3.《電影藝術詞典》許南明中國電影出版社:絕大部分的名詞解釋都出自本書"電影理論"、"類別與流派"這倆單元,很多簡答題也需要照搬釋義,其實復習影史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對照參考這前100頁,自然能夠分辨重點了。

                                                                          4.《中國電影發展史》程季華李少白主編中國電影出版社:由于年代特殊,這本書的評論部分集階級批斗之大成,如今看來參考意義不大,好處是史料翔實甚至不乏八卦,篇幅長但很好讀。史類書籍建議邊讀邊記筆記,不必太詳細,比如我的筆記重點就是分期和事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只寫關鍵詞(保證自己能看懂就行),另外因為我的中國近代史不太好,所以特別注意總結每一個時期對應的歷史背景,還有重要的公司和影片的具體年份(答題不一定用得上,但是記住年份能讓我更自如地調用史實)。

                                                                          5.《世界電影史》【美】克莉絲汀·湯普森大衛·波德維爾著北京大學出版社:經典大部頭,洋洋灑灑150萬字精彩非凡。波德維爾夫婦魅力太大,時間充裕還是建議通讀一遍。時間緊的話至少要看看每一章的"深度解析",目錄也挺重要,這本書的目錄就是世界電影史的發展脈絡。

                                                                          6.《西方電影史概論》邵牧君中國電影出版社:新中國第一本系統介紹"世界電影史"的著作,把西方電影梳理成技術主義和寫實主義兩種傳統,還提了一點現代主義。優點是系統化、簡潔、思路值得借鑒,薄薄一本很快看完,沒有"考點",但很適合作為世界電影史的復習參考。

                                                                          7.《電影理論史評》尼克·布朗中國電影出版社(參考):和《影視批評:實踐與理論》結合著看,尤其是講批評類型的幾章。這本重點在于總結了影史著名理論家的著作和觀點,如果沒有時間閱讀原著可以參考尼克布朗的分析,愛森斯坦和巴贊這兩章必看。

                                                                          8.《韓國電影史:從開化期到開花期》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上海譯文出版社(參考):與其說是韓國電影通史,不如說是按時期整理的韓國電影史論文集。雖然上大只給出了這一本韓國電影史,但其實真題還是集中在幾位韓國大導上,沒怎么考影史。需要了解林權澤、李滄東、金基德的作品、風格、地位,另外再記一下"光頭運動"、"忠武路系統"的名詞解釋,基本上就夠應試。平時注意關注近年的韓國電影產業動向,最好能和中國做一對比分析,也是產業答題的積累。

                                                                          上述書目的重點是《影視批評:實踐與理論》和《電影藝術詞典》,這兩本書很可能會出名詞解釋和簡答題,可以直接用書中原話作答。

                                                                          1.《中國電影史》鐘大豐舒曉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北電教材,江湖人稱"小灰皮",經歷過藝考和本科讀編導的同學肯定對它不陌生。這兩本小薄書的好處就是簡單、濃縮、應試型。每一章的思考題其實就是簡答和論述,答案基本都能從原文找到。翻來覆去看這兩本小灰皮,基本可以覆蓋大部分簡答題了。

                                                                          2.《中國電影史》李少白高等教育出版社:上大給出的《中國電影發展史》截止到1949年,北電小灰皮到1989年,而這一本囊括了1905-2005的中影史,還有單獨的兩章介紹香港電影和臺灣電影,可以說是很全面的一本教材。排版讓我想起高中歷史課本(無貶義),背景、事件、代表人物、代表作、意義、評價都分得很清,側邊還自帶要點總結,每個時期最重要的導演都有專門闡述(香港電影講了李翰祥、張徹、楚原、李小龍、成龍、吳宇森、徐克,臺灣電影講了李行、胡金銓、侯孝賢、楊德昌、王童、李安),實乃應試利器。17年論述題考到了張徹楚原對比,這本書派上大用場。

                                                                          3.《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電影文化卷》楊遠嬰中國電影出版社:北電課題組的研究成果論文集,這系列還有編劇卷、導演卷、理論卷、技術卷等等,選擇文化卷是因為它的選題對論述題大有幫助。上大曾經很喜歡考三四五代導演,這本書對代群的總結精準又有深度,是很好的論述題儲備。

                                                                          4.《外國電影史》鄭亞玲胡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小灰皮的用法上面已經說過了,本書歐洲先鋒派、好萊塢黃金時代、詩意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新浪潮左岸派、新好萊塢電影、新德國電影這幾章依然是要翻來覆去看直到記得滾瓜爛熟,名解簡答論述都可以直接調用。

                                                                          5.《電影理論讀本》楊遠嬰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近三年電影理論這塊只出過填空和名解,背背詞典就足夠應對考試了。這本書不是"應試型",但卻是電影理論學習的基礎。它收錄了所有??嘉墨I的原文,建議把重點原文都讀一遍,仔細看每一章的前言和編者按譯者按。

                                                                          6.《中外影視大辭典》汪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同為詞典,這本其實比上大給出的《電影藝術詞典》更適合電影學考生。全書共14章,內容實在太多,我打印了影視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中外影視理論、影視名詞術語、外國影視史話、中國影視史話、中國影視名片、中外電影節及影視評獎這7個章節,分開裝訂,其中最好用的是外國影視史話、中國影視史話、中國影視名片,實際上是以詞條的形式梳理影史,所有題型都適用,最后半個月我最常用的就是這本書。中國影視史話這一章的電影公司整理得很好,17年真題考到孤島電影和昆侖公司,這本書要點全面語言簡練,又一應試利器是也。

                                                                          ►復習方法:

                                                                          上半年我只干了一件事--通讀這兩門課的所有參考書。讀書筆記固然重要,但不必追求面面俱到,最后兩個月基本沒有時間去一一復習讀書筆記,它的功能就是在看書時強化記憶,并不適合作為最后階段的復習資料。史類邊讀邊記,按時間順序梳理分期、重要影片(年份+主創+一句話概括內容+意義評價)、重要人物(生卒年+代表作+風格+評價);理論類要自己總結觀點,簡明、不遺漏要點,注意區分不同人物的近似觀點,概念上的東西一絲不茍地理清,否則很容易犯張冠李戴的低級錯誤(比如蘇聯蒙太奇學派)。遇到不懂的一定要標出來,及時去查書、查論文幫助理解。

                                                                          基本熟悉中外影史的脈絡之后,就開始逐個復習重要導演。利用學術論文(尤其是相關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和自己的觀影記錄構建起每一個導演的專題筆記。

                                                                          從應試的角度來看,真題才是最重要的依據。我在復習開始前就瀏覽了一遍2001-2016年真題,總結出高頻考點,復習過程中格外注意記憶。一輪復習完畢再圈出自己不夠熟悉的考點,逐個擊破。上大的命題還算有跡可循,考前最后幾天我給自己出了一套模擬題,包含往年所有高頻考點,最終押中了一多半吧。

                                                                          最后階段的復習我主要用到打印的《中外影視大辭典》(外國影視史話、中國影視史話、中國影視名片)+兩本北電小灰皮+觀影筆記(下一部分會介紹),就這么反復看,考前兩三天每天快速完整過一遍。

                                                                          【878電影產業與文化】

                                                                          1.《華語電影工業:歷史流變與跨地合作》陳犀禾聶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上大教授主編的論文集,重點是第五部分:華語電影合拍片研究。15年名解考了合拍片,16年又考了一道簡答,目測以后還是很可能在這一塊出題。每個電影愛好者都能就合拍片說上幾句看法,真正拉開區分度的是深度和專業性,這就得通過看論文來積累了,專業名詞能記則記(如CEPA,ECFA),答題用到就是亮點。

                                                                          2.《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史》饒曙光中國電影出版社:序言其實已經簡要梳理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史,重點看第12-15章,即80年代至今的電影市場發展史,尤其是"大片"引進、馮小剛賀歲片、新產業政策、院線制改革這幾個主題。15年論述題"引進分賬大片20年對我國市場和產業的影響",對近二十年的電影市場發展史產業史有足夠的了解才能答好。

                                                                          3.《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李道新北京大學出版社:引言回顧了中國電影文化史研究的發展歷程,目錄分得很細(足足有9頁)。影史重要導演和作品都各有專門的章節論述,臺灣電影香港電影比李少白《中國電影史》更全面,本書適合作為導演分析、影片分析論述題的儲備。

                                                                          4.《中國電影產業史》沈蕓中國電影出版社:史料翔實,有很多表格和數據,也因此略顯枯燥。最后兩章講新時期體制改革和市場化,有時間可以瀏覽一遍。

                                                                          5.《好萊塢電影:美國電影工業發展史》理查德o麥特白華夏出版社:不得不說中譯本的書名有一定誤導性,原以為是專門講美國電影工業發展史,但實際上是一本類似于《認識電影》的通識讀物,各方面都有所涉獵,只在第5-7章講了講史,這三章有派拉蒙裁決、海斯法典之類的名解簡答潛在考點。中譯本導論值得一看。

                                                                          6.《融合文化:新媒體和舊媒體的沖突地帶》亨利o詹金斯商務印書館:由六個大眾傳媒的案例分析組成,雖然沒有"考點"但有趣好讀又漲姿勢。第三、四章講了《黑客帝國》和《星球大戰》,這兩個片子本身就是產業標桿和重要的研究對象。

                                                                          7.《香港電影產業流變》趙衛防中國電影出版社:專業性強,數據多,緒論的香港電影產業發展分期和結語的香港電影產業基本經驗對內地的啟示比較重要,論述題儲備。

                                                                          8.《韓國電影史:從開化期到開花期》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上海譯文出版社:重點看第十章,忠武路系統(15年名解)、釜山電影節(16年名解)、《生死諜變》與韓國大片、新世紀韓國電影產業發展都是考點,答論述題時可以加入中韓橫向對比的角度。

                                                                          9.《電影經濟學》洛朗·克勒通中國電影出版社(參考):一本小書,圖表很多,可以當做法國案例分析來看。沒時間的話可以看看第一章的電影經濟學總論和附錄的術語表。

                                                                          ►補充資料:

                                                                          
                                                                        期刊:

                                                                          《當代電影》:期刊看這一個就夠了,學校IP可以免費從中國知網下載文獻,所以我直接下了一年的《當代電影》放到iPad里看。手機里存幾篇精挑細選的熱點話題論文,考試當天午休時重溫一遍,多多少少能有點用。

                                                                          公眾號:(歡迎補充)

                                                                          綜合類:電影大爆炸電影山海經電影娛情辦反派影評虹膜后窗后浪互聯網十電影掘火檔案劇角映畫侃電影看電影看到死媒介之變米粒電影院迷影課迷影網CinephiliaMOViE木衛拍電影網青年電影手冊奇遇電影人間電影指南上海影評學會畫外音深焦DeepFocus桃桃淘電影衛西諦照常生活文慧園路三號影畫志影視工業網制片人內參

                                                                          學術類:當代電影雜志電影學青年學者電影藝術雜志媒影談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探索與爭鳴雜志文化批評與研究

                                                                          資訊類:傳媒1號傳媒十電影圈頭條電影票房第一導演藝恩網

                                                                          專題類:CC標準電影CWFF老片癡影癥瓢蟲映像收視中國數字營銷雜志網絡大電影香港電影映畫臺灣

                                                                          雜談類:北青藝評豆瓣電影海螺社區土逗公社文工團

                                                                          ►復習方法:

                                                                          電影產業與文化是15年才開考的新科目,從這三年的真題來看,名詞解釋考察電影公司、電影獎項、國際電影節、類型片和新技術,而簡答、論述都以當年熱點為主(如16年的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影畫志事件,17年的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湄公河行動》、產業拐點)??梢哉f沒有真正的"應試型"參考書,必須得關注行業動態,所以我的補充資料就是上面列出的期刊和公眾號。

                                                                          養成每天查閱電影公眾號的習慣,自然能把握行業熱點動向,遇到優質長文善用收藏,便于考前重溫。正如前文提到的,這一科答題真正拉開差距的是深度(專業性洞察力)和廣度(視野、知識儲備量),平時的積累至關重要,答題時可以借鑒《當代電影》優秀論文的思路和分析角度。建議把期刊存在手機里有事沒事就看看,等車或者坐地鐵的碎片時間都利用上。最后階段梳理出這一年的熱點,比如我就找了大IP、二次元、互聯網+、青春片、藝術院線的論文,考試當天又重溫了一遍,果然派上用場。

                                                                          三、看書與看片之我見

                                                                          就電影史與電影理論這一科來說,不同作者所著的中國電影史、世界電影史也會有重合的主題,閱讀的過程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鞏固和內化,讓書本內容成為自己的知識積累。對我這種跨專業影史基礎薄弱的考生,看書少不了也急不得。

                                                                          可以說看書和看片相輔相成,書本里對導演的作者風格、電影運動的特點的描述常常是相當抽象的,只有通過看片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而閱讀量積累能讓遣詞造句更"成熟老練"。我的習慣是先看書(或者論文)然后看對應的電影,過程中把自己的思考以關鍵詞速記在活頁夾里,形成個人觀影筆記,這也是最后階段常備手邊的復習資料。我的觀影筆記按影史順序排列,比如新德國電影運動一節,我的筆記分成赫爾佐格、施隆多夫、法斯賓德、維姆文德斯四頁,每一頁都記錄了導演的代表作年表,其中每一部片都留出空白記錄觀影時的想法和從書本論文獲得的靈感,既復習影史又復習導演。

                                                                          一定要安排足夠的時間用來看片,快進或者跳著看等等投機取巧的法子只是自欺欺人。如果時間真的很緊,也至少要把重要導演的代表作看個兩部,然后再去知網搜索相關的導演研究論文,這樣考到這個導演才不至于無話可說。

                                                                          如果時間充裕,不妨再給自己補充幾部紀錄片:

                                                                          《電影史話》(2011)《歐洲電影史》(1995)《陰陽相成》(2012)

                                                                          還有視頻節目:第10放映室、龍斌大話電影、奇愛博士講電影,挑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看(推薦導演專題和年度院線總結)。Youtube的電影播主,比如Tony的招牌節目EveryFrameaPainting(B站搜索:幀影幀畫),深入淺出講解視聽語言,也值得一看。

                                                                          說到院線片,公眾號討論度高的院線片也是產業出題點,比如15年考了《白日焰火》,16年考了《夏洛特煩惱》,17年考了《百鳥朝鳳》、《爵跡》、《湄公河行動》以及疑似從《我不是潘金蓮》萬達排片事件衍生出的華誼兄弟。所以遇上這類話題之作最好還是去電影院看看,有備無患。舉個例子,我沒有去影院看《爵跡》和《我不是潘金蓮》,但上映期間我會看每個公眾號對它們的討論,了解爭議點,這樣遇到論述題才不至于無話可說。這里安利一下公眾號"虹膜"(IrisMagazine)的"影向標"專欄,集中了很多位影評人的院線片短評,很有參考價值。

                                                                          四、關于應試

                                                                          先說一下我考試那兩天帶了什么資料:政治只帶了肖4,英語帶了自己抄寫的作文范文,影史帶了兩本北電小灰皮和我的觀影筆記,產業帶了十幾篇熱點論文(存手機里)。下邊簡單談談我的"答題技巧",其實也就是些從高考文綜時期傳下來的經驗。

                                                                          據說專業課答題紙不是全國統一的,我拿到的答題紙一面兩頁,兩張共八頁。兩門專業課我都剛好寫滿八頁,沒有追加紙,個人感覺字數已經非常多了,最后一場考試結束后我的右手近乎抽筋,也就是說已經達到我一天內奮筆疾書的生理極限......提醒大家注意控制字數。

                                                                          名詞解釋的答題格式可以參考《電影藝術詞典》和《中外影視大辭典》:電影公司答出起止年份、簡要背景、創辦人、代表作、風格(特點)、地位;影片答出年份、導演(和編?。?、劇情梗概、特點(風格)、意義(影史地位);電影流派(電影運動)答出年代、地域、代表人物及代表作、風格(特點)、影響(影史地位);導演答出年代、國家、代表作(帶一句話介紹)、風格、評價(影史地位)。這樣我認為就保險了,每一個詞條150-200字。

                                                                          簡答題像是加長版名詞解釋,構成要素差不多,如果考到電影運動可以再介紹一下產生背景和發展過程??傊夂秃喆鸲际菍κ穼嵉膶嵢粚用娴年U述,不需要寫出自己的分析。當然了,這是對電影史與電影理論這一科而言。產業的簡答可能會直接問你的看法,思路清晰最重要。以17年真題"如何看待《爵跡》票房慘敗和《湄公河行動》票房口碑雙豐收"為例,我先分別講了講這兩部片的基本情況(導演、題材、內容、特點),然后分析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這部分實際上就是個人看法),最后簡單展望未來的電影市場。每題300-400字。

                                                                          論述題和評論題的答題可以用上一些技巧,除了上文提到的借鑒優秀論文的思路和角度之外,我認為一定程度的"掉影袋"也無傷大雅。比如答《百鳥朝鳳》評論題的時候,我先寫到吳天明的導演創作回顧,引出作者論層面的對本片主題和風格的分析,這部分對應題干的"藝術創作分析",在"藝術電影生態"這方面除了《百鳥朝鳳》我還對比了16年院線的藝術電影《路邊野餐》《塔洛》《黑處有什么》的藝術創作和營銷策略、票房收入、觀眾評價,最后提到16年創建的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每題500字以上,善用草稿紙列大綱,否則有寫跑題或者車轱轆話的風險。

                                                                         ?。ǜ呖嘉木C答題的烙印太深,以至于我現在看到"如何看待"的設問依然會條件反射地組織起"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老掉牙答題套路。其實除了太老套之外,這思路對付考試還是很實用的吧......)

                                                                          還得提一下不讓人省心的試卷袋:考試前夜我特地看了一篇"拆封試卷袋攻略",袋子一到手就麻利兒用小刀劃開了,結果發現上大的試卷袋并沒有傳說中的"雙舌頭",并不適用那篇攻略傳授的方法。幸好密封條夠寬,我最后直接把密封條涂滿膠水充當膠帶用了?!局腋妫喊l生意外狀況時一定要沉著冷靜靈機應變,別為小事亂了陣腳?!?/span>

                                                                          五、備考期間的注意事項

                                                                          關注自己的精神狀態。聽著很虛,但是真的重要。如果出現反常舉動(暴飲暴食、喜怒無常、自暴自棄),那么很可能需要放松一下了??纯瓷衔耐扑]過的視頻節目,也不算浪費時間。

                                                                          重視時間管理。老生常談了,每一篇經驗帖都會強調這一點。我的時間管理就很糟糕,11月才開始做觀影筆記(工程量很大),搞得自己十分狼狽??雌涂磿际勤s早不趕晚的事。

                                                                          保證充足的睡眠。我是那種只要睡不夠八小時就會亂發脾氣的體質(?)但最后一個月還是把作息調整到晚上12點入睡,早上7點起床,不能更少了,否則一整天都不在狀態??荚嚽耙垢缢?,對于兩門需要奮筆疾書的專業課來說,臨場發揮尤其重要。睡眠充足才能揮斥方遒。(開考前15分鐘喝一罐紅?;驏|鵬特飲,幫助集中精神保持清醒。親測有效。)

                                                                          "當你愛好你的藝術時,就覺得沒有什么犧牲是難以忍受的。"

                                                                          祝各位考試順利,得償所愿。
                                                                        在線報名申請表
                                                                        上傳

                                                                        上傳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傳10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