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齊魯工業大學

                                                                        當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線 > 考研備考  > 考研心得

                                                                        考研勸退帖:在職備考上岸北大經驗分享

                                                                        時間:2019-09-16 14:38:38     作者:考研招生在線
                                                                        大家好,我是醉客,今年報考了數院的應用統計專業,在職備考四個月,成功過復試線,無奈復試發揮一般,最后調劑非全成功上岸。經過這一系列折騰,本來挺心累不想寫什么經驗帖的,但考慮到自己經歷比較特殊,馬上就要開啟一段全新的征程了,因此也寫點東西作為自己考研歷程的總結吧,也希望可以對那些在和即將在考研苦海掙扎的孤獨人兒有所鼓勵,希望能幫助到想要考應統的學弟學妹選擇或排除。

                                                                          一、一個忠告

                                                                          首先奉勸大家不要考研。19年的考研人數已經達到了280多萬,比18年漲了50多萬,而現在的經濟形勢依舊沒有好轉,仍然會有很多應屆生和已經工作的人投身考研大軍,所以20年大概率超過300萬,競爭將會非常激烈。當然如果你有志于考清北復交等好學校,那么不必理會多少萬人報考,但是,清北每年名額就那么多,也架不住多增加個一兩千人來考。而且出國工作考研三條路中考研是地獄模式,一年一次,一次一個學校一個專業,沒過線或者過線被刷將會非常非常被動,參加春招沒什么好公司,出國也基本過了出國季,可能連語言都來不及考出來。更為可怕的是,考研會上癮,你會想要二戰,或者在對工作不滿意的時候,也會想到考研這件事,在職考的話還好,如果辭職,要是再沒上的話,可以設想一下會怎樣。

                                                                          上面是考研的成本,考研的收益也非常大。我建議既然要考研還是要考排名靠前的學校,當然要結合自己實力進行分析。如果你本科沒好好學習有什么遺憾,那么考上研意味著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如果你本科學校一般,那么考上清北復交等學校便意味著拿到了階級躍遷的門票。想必看到這里會有很多人想來杠,拿自己某個同學某個哥們的事情來舉例。但我想反問一句,你自己/其他人有那個背景和機遇嗎?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撿不到武功秘籍,所以扎實打好基礎才是最好的選擇。研究生進門之后再好好發展,能大概率有份不錯的工作,未來可期。

                                                                          所以這是一個風險與收益平衡的過程,高收益便意味著高風險,當然也不排除有少數未被發現的處女地/價值洼地存在,如去年的叉院。如果你沒決定考研,那我勸你好好考慮一下,有很多路比這個輕松;如果你決定要考,那希望你能志存高遠,并為未來的自己負責。人們似乎很喜歡看人跌下神壇,之前被炒得很熱的北大碩士畢業送外賣,他可能不是北大里比較拔尖的,但至少也不會很差。他和外賣小哥的差別在于,當他決定不送外賣的時候,他還有很多其他選擇,而外賣小哥沒有。最后我也得說一句,并不是最后考上了就萬事大吉了,這只是新人生的第一步,后續還有很多要做的事,從學長的朋友圈看,讀研并不會比考研輕松。以上只是我的碎碎念,本來完全可以不寫的,權當分享一下給大家做個參考。

                                                                          二、基本情況

                                                                          我畢業于上海某財經大學,國貿專業,出國沒優勢,但就業還行。當時想去券商所以就考了復旦金融,但差幾分沒過。后面直接工作了,但初心不忘,不想在國企咸魚一輩子,可是不工作又沒法養活自己,于是選擇在職備考?,F在想想這真是非常有勇氣的決定。

                                                                          因為自己對大數據感興趣,同時不習慣復旦金融那種文科性質的試卷,再從備考難易程度、試題難易、學校等多個角度考慮,最終選擇了應統專業。前年選擇了清(qing)華(huai),從歷年真題來看也比較喜歡這個風格。下定決心的時間比較晚,在搜集信息準備資料后,十一才開始復習。在職準備時間比較少,所幸公共課有一定基礎撿起來比較快,但專業課因為沒學過,就只能一邊打基礎一邊按照之前的考試真題挑重點進行復習,最終感覺復習得還不錯,題也都會做了。結果18年出的比較飄,和前幾年風格不同。因為沒有全面復習,有30分的簡單題直接沒看過書,在考場上做完了其他題,還剩大把時間,心態很崩,只能盡力搜羅東西往上面寫,最終還是跪了。

                                                                          痛定思痛,決定再戰,這次選了北大,原因后面會分析。政英數專69/80/138/141,今年分數爆炸,競爭異常激烈。復試因為發揮問題被刷然后調劑非全,再次復試并通過。一開始覺得很不劃算,多花了13萬左右念了個非全,但后面從官方了解到非全和全幾乎完全一致,除了多個字,也就欣然接受了,能有這個機會挺難得了。我挺認同一個朋友說的,如果是想混學歷,那么非全沒意義,如果是想學技術,那么非全也沒有差別。如果只是混學歷的話應統也沒什么優勢,所以肯定不能混學歷的,因此非全也可以接受。當然這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也有同學調劑復試當天去了但最后主動放棄了錄取機會,我非常理解,多努力一年念全日制完全值得,畢竟非全可能面臨認可度問題。但對我來說一年的機會成本有點大,意味著今后一年要和馬克思、泰勒為伴,不能去學去浪,而且我認為如果走技術流,非全完全沒問題,學校學歷只是一個平臺,只有是與否的區別。我一個券商的同學說專業并不重要,就算是北大考古專業(僅指專業相關性不大),能力過關他們公司也同樣會要。

                                                                          三、信息收集

                                                                          在決定要考研后,就要開始去搜集信息,包括選擇院校專業的信息,以及復習資料復習方法的信息。搜集信息是個耗時耗精力的過程,而且還涉及到和陌生的學長學姐去交流溝通,往往很多人都會忽略掉這一塊,但這卻是非常重要的,做得好的話能事半功倍??佳薪缋镉芯湓捄芰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初看起來怪怪的但卻非常正確。去年叉院360就上岸,今年初試420不過線。在備考的過程中,我在考研幫上面搜集到很多的信息,也和很多學長學姐聊過,這對我的備考有很大的幫助,少走了不少彎路。所以大家現在可以多逛逛考研幫以及某乎,關注一下目標院校的官網官微,甚至輔導機構的公眾號(不是讓去報班,有不少有用信息沉積在歷史消息里),去球球上加一下群,多方面了解信息,埋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

                                                                          四、目標選擇

                                                                          專業方面,雖然我本科學了不少金融知識,但是考金融意味著要在較短時間內復習很多本書,也是很有難度,所以就決定繼續剛統計。學校的話我是從考取難度、個人實力、個人喜好等綜合考慮。第一次報清華就是因為個人喜好[微笑],這次選北大一是因為北大信息更加透明更加豐富,二是北大的出題風格比較適合我,三則有兩個學院招生,招生人數多競爭會相對小一些。報考前我問了一個學長有多少人咨詢了他叉院的情況,他說有很多,勸我慎重,所以我報了數院,只不過沒想到叉院不僅沒有分流走一部分流量,還從外面帶來了不少流量[捂臉]。所以學弟學妹們還要結合專業當年的熱度來考慮。

                                                                          另外最近不停地有小道消息說應統今年要取消,也有復試的同學說聽老師說的,我去的晚沒聽見,但我大膽猜測不是房老師說的。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想要考北大應統,現在完全不用擔心,專心復習,不要被帶節奏,靜待最終官方信息。即使最終真的不招應統,也有很多其他出路的。有以下三種可能吧:

                                                                          a.應統繼續招生或縮招。血賺,早復習早有優勢,縮招也不能縮到一兩個人吧?

                                                                          b.合并到金數招生或者轉為學碩或者轉為非全日制。結合相應的變化進行調整就好了,金數也考100分概率統計的。此外清華帶宿舍,人大兼具名氣與實力,還有復旦等很多選擇,連光華也考75分統計呢[滑稽]。當然如果調整為招學碩或非全的話也要思考一下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c.不招。北大的統計可以說是全國第一的統計,如果不招就太可惜了??梢詤⒖忌蠗l進行調整。

                                                                          五、課程復習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的經歷比較特殊,復習方法也比較特殊,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食用。因為我從9月開始復習的,而且是在職備考,所以沒有多少前期的進入狀態的時間,基本上是直接從強化開始的。工作日就只有下班后回家復習四五個小時,周末有兩天較完整的時間,同時把不必要的社交活動都推掉了。復習時間在精不在多,并不是說每天一定要復習到多少個小時,而是以你每天復習到多少知識來衡量的??记迦A時坐我前面的哥們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兩個小時,最后也考上了。效果=效率*時間,提高效率很重要。所以一戰的同學要找對方向,制訂好大目標小目標,不然就有可能坐在桌前一上午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神游。二戰及以上的同學最重要的是調控好心態,我的同學在上課/戀愛/工作/旅游,而我卻還蜷縮在桌前一遍遍背政治刷數學,那種孤獨和焦慮感只有經歷過才明白,不疏解好的話分分鐘想撕書,不可能有效率。下面分科目講一下我的復習方法和節奏:

                                                                          1.政治

                                                                          政治我主要跟的是肖秀榮老師。從10月開始刷1000題,刷一節對答案,標注不會的和錯的,立即返回去看書找原文。因為我有一定基礎,所以這個過程還挺快的,然后進行第二遍。然后是肖8、肖4的選擇題,此外還做了幾套近年的真題,真題會比模擬題更靈活一些,平時模擬40多做真題可能只有30多,所以提前要熟悉一下真題的套路。然后到了12月肖4出來,就開始整理肖4的分析題,肖老師每年都壓中多道題,分析題我個人覺得把肖4背下來完全夠了,即使沒壓中的題也能有答題的思路。我背東西不行,所以我喜歡先把肖4先整理一下,理出每個回答的邏輯和關鍵詞,這樣把一科4道題都整理到一張A4紙上,拍下來上下班路上及空閑時間都拿出來看一下,記住邏輯框架后整個答案很容易就記住了。此外我還買了徐濤老師的小黃書,參考了幾個馬原的題。政治的復習大家還是要重視的,每年都有很多人高分而被政治卡線,非??上?,我已經算是非常偷懶的方法了,最后考了69也還挺滿意的。所以政治一定是不能放棄的科目,并不是說你政治省下來的時間虧的分數能用數學補回來。前期當然可以不用管政治,但是后期在政治上的投入非常有性價比,多刷幾個選擇題多背幾道分析題,也就幾個小時的事,可能因為剛好考到而多好幾分,政治是非常好被押題的。另外字寫得好看也有優勢,有時間可以練練。

                                                                          2.英語

                                                                          我英語閱讀基礎比較好,所以沒怎么復習,這也為我節省了大量的復習時間。清華考的是英語二,北大是英語一,所以我買了一套英語一歷年真題試卷,從新往舊刷了幾套,了解一下閱讀的難度,看到閱讀的出題類型和套路都是相通的,所以就沒再練了。另外我建議英語復習只刷真題不要碰模擬題,出題思路不一樣可能會被帶偏??慈ツ甑慕涷炋f新題型比較難,所以我著重練了幾篇新題型。翻譯的話我推薦一下唐遲老師的翻譯視頻,講得挺好的,“盡量譯主干,修飾層層加”。此外12月中旬我花時間練了幾篇作文,準備了一下作文的模板,主要是連接詞和過渡句,這些都是套路可以提前準備好的。盡量不要用別人的模板,一是不能靈活運用,二是可能這個模板很多人用,都被用爛了。王江濤老師的押題也可以看一下,今年他一篇押題的例子完全可以用到今年的大作文里面。

                                                                          3.數學

                                                                          數學我考得不是很好,18年比較難,我考了134分,今年138是真的不高,主要是今年沒有保持足夠的訓練量,熟練度不夠。數學的復習重在打牢基礎,建立好知識框架,然后在框架中進行強化復習。以大量刷題來復習有點以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雖然也有效,但是比較耗時。去年我是一邊看張宇老師的強化視頻一邊記筆記,跟著把所有章節都捋了一遍,然后開始挑重點復習刷題的。這個過程中不斷整理總結知識點,比如中值定理會怎么考怎么做,任意級數的判斂,矩陣的n次方怎么算,兩個矩陣相似怎么證等等。這樣整理歸納后即使遇見比較新穎的題,也基本上都能有一定的思路。在有了去年的基礎后,我9月把之前的筆記都看、做了一遍,熟悉一下知識結構。然后是660,因為去年的選擇填空題比較難,所以就練一些難題,但是今年選填太簡單了沒能起效。再然后看了沖刺視頻,刷了歷年真題,練了張8張4(選了一些),還有合工大的卷子。練一些難題是很有必要的,現在報考人數激增,已經不可能有數學簡單的年份了,今年已經算是比較簡單的了,20年是偶數年會比較難,所以數學更要做好準備。有必要說一句,張宇老師的4/8是有難度,但是和真題的出題思路不太一致,可以備選(有一說一,張宇老師的高數課還是不錯的)。另外,線代可以看李永樂老師的視頻。我本來是不相信數學押題的,但是今年又被教育了,被押中的大題還沒做出來,所以為了保險還是可以做做李林老師的題,且不說他是否能再押中,他在今年押中了,就說明他一定程度上把準了真題的出題思路,當做練習題做做也是不錯的。

                                                                          4.專業課

                                                                          我大學學的概率論和統計非常簡單,中外雙語的那種,所以準備清華的時候幾乎是在學全新的東西,只看了茆書(從前一年的真題來看可以覆蓋),上考場就見光跪了,后面和考上的交流才知道一些門道。所以我今年在準備的時候,提前就聯系了學長學姐,然后把考研幫能找到的帖子都找到了打印出來,掌握到一定信息后也就更堅定地報了北大。隨后把經驗帖推薦了的幾乎所有書都買了回來,雖然很多都沒有看到,但也借鑒了很多,主要有:

                                                                          a.茆詩松《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及習題集:重點,對跨考生很友好,還有習題集可以刷題,有答案。除了沒有強大數律以及假設檢驗的思路和北大的考法對不上外,其他都很好。但并這些不足并不影響它成為考清北應統的必備書。這書有第二版和第三版,我都買了但是看的第二版。該書的習題得認真刷,可以多刷幾遍,和真題的出題思路比較像,對于打基礎很有幫助。

                                                                          b.陳家鼎《數理統計學講義》:官方指定參考書,包含??嫉腢MP檢驗、多元回歸,往年考過的偏題也能在里面找得到原型(雖只是借形出題),如核估計、lasso回歸。這本書的內容比較跳脫,對跨考不太友好,但慢慢看多看幾遍還是能懂的。還有不能圖快,要一個個地方搞懂,實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參考一下其他書(我后面會說),搞懂后你會發現這本書還是很有邏輯的,一開始看不懂是因為作者和我們的理解不在一個層次上。還有個問題是,該書的習題沒有答案,但又不能不做,所幸往年有前輩做了,可以參考一下

                                                                          c.李賢平《概率論基礎》及配套習題:強大數律這章寫得很好,比較詳細,我就是看的這本書。它還配有習題集和答案,優秀程度更上一層樓(書上是左連續,所以一開始學還是不要看這本書了,謹防搞暈)

                                                                          d.何書元《概率論》:北大本科教材,寫得挺好的,但我時間不夠就沒詳看,重點看了隨機向量那章

                                                                          e.汪仁官《概率論引論》:官方指定教材,但比較久遠了,他有的何都有還更詳細,看了何的就沒看這本

                                                                          f.韋來生《數理統計》:我問學長有沒有別的統計的書可以參考,學長讓我看好陳書就行,但我覺得陳書講得不夠詳細,所以又買了這本,這是前面提到的清華的哥們推薦的。我參考看了UMP檢驗這章,里面舉了比較多的例子

                                                                          g.陳希孺《數理統計學教程》:陳老是中國統計學的泰斗,水平很高。這本書我就參考了多元回歸里的一小部分,然后回去看陳書就容易多了。他寫的內容比陳書更難[捂臉]

                                                                          h.其他還買了張立卓的,Casella的,還有一些電子書,不過都沒來得及看。

                                                                          由于去年看了茆書有一定的基礎,今年9月的時候我結合筆記用一周多時間快速把茆書過了一遍,然后開始刷題。茆的題比較多,而且每一節都有題,要是正常一道道刷的話時間肯定不夠,我是把答案翻開,看一題思考一下會不會,寫寫關鍵步驟,然后看答案。會做的過,不會做的或者答案做法新穎的標記出來并搞懂,下次開始時翻一下回憶一下是怎么做的。第二遍復習的時候我就做有標記的題,選幾道基礎題也做一下,同樣標記不會的。真題要在這個時候用起來,通覽一遍真題,了解真題大概在哪些地方出題,怎么出題,在做題的時候把那些和真題比較像的也標記一下。同時,分析真題也能知道大概會考哪些章節的哪些考點,這對復習知識點也有幫助,可以少做很多無用功。茆書結束后看的陳書,為了連貫性我專門請了一周假來看,看一章做一章的題,方法同上,只是因為題量比較少,所以就先自己做的,做不出來看完答案記住就好了,不需要死磕。第一遍后把真題做了,然后又開始第二遍,同時也找了其他書上面的題看看。復習完已經到了12月,這個時候更重要的是回歸基礎保持狀態,主要在看筆記做標記的題,直到考前。

                                                                          今年的題出的比較簡單,所以大家都考的挺好的。但即使考難一點我也不慌,我也針對性做過一些難題的。比較怕的是考一些不常見的,但是也無所謂,應該除了超級大佬外大家都不會。大家復習的時候還是要全面,包括一些基礎的但是不??嫉恼鹿?,去年清華出了一道擬合優度的題我剛好沒看,結果大家都會,整整20分...

                                                                          六、復試

                                                                          說到復試,我算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經歷兩次復試,來來回回折騰,最后還好有書可讀,性價比是會低些,但我認為也比調劑外校會好很多。北大的(至少我們專業的)復試還是比較公平的,她公平在學校年齡績點個人經歷都不是老師們重點關注的點,所以要考的同學不論你是985還是211,應屆生還是工作幾年,都可以先不用考慮復試的公平性,好好準備初試。隨機性很高是復試的一個不確定因素,很有可能問別的同學的問題你剛好就會,問自己的卻一臉懵??傊?,先過初試,在初試成績出來的時候好好復習,全面準備復試,以不變應萬變。

                                                                          七、后記

                                                                          在4月2號大名單公布以后,考研這件事就畫上了句號,雖有些許遺憾,但我對去年無比堅持的自己充滿感激,同時也對未來充滿希望,感覺未來的一切都因此發生了變化。從工作再回到學校真是一種神奇的體驗,我想我應該會比大學上課時認真數倍。

                                                                          因為工作和備考CFA的原因,這篇文章從開始到現在斷斷續續寫了一個多月,期間情況也有所變化。據小道消息,應統應該還會再招生一年,大家可自行判斷,實在不行還有帶宿舍的隔壁呢(狗頭)。洋洋灑灑也寫了大幾千字,感覺話還沒說完,但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最終還得靠各位自己努力。關于應統大家有問題的話可以留言,北大或清華都行,我會盡量回答。

                                                                          最后引用一句話作結:博雅塔前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讀書。愿大家不忘初心,實現理想。
                                                                        在線報名申請表
                                                                        上傳

                                                                        上傳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傳10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