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齊魯工業大學

                                                                        當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線 > 考研備考  > 考研政治

                                                                        2015考研政治:馬原命題規律細分析

                                                                        時間:2015-06-29 09:45:07     作者:考研招生在線

                                                                        宏觀“馬原”命題規律:“抓大放小”

                                                                        具體而言,重點原理集中考、重大熱點現實問題反復考。例如“人與自然”的關系,可以說是??汲P碌目键c。2005年和2006年通過“人與自然”關系材料的描述,考查唯物辯證法普遍聯系的辯證法。20о05年和2011年考查到的知識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即實踐。

                                                                        以歷年真題為例:

                                                                        2005年分析題34

                                                                        在數月前由國家有關部門舉辦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個別具匠心的設計:三扇門上各有一個問題:“污染環境的是誰?”“飽受環境惡化之苦的是誰?”“保護環境的是誰?”拉開門,里面各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參觀者自己。

                                                                        請回答:

                                                                        (1)這一精巧的設計反映了人類實踐活動中的什么基本關系?

                                                                        (2)如何理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2006年分析題38

                                                                        選做題II:

                                                                        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人類社會面臨著三種主要因素的制約,即經濟增長、資源以及環境。人們將發現我們面臨的是相互制約的三重困境(如下圖),о人類必須從這種三重困境結構中去尋找出路。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1)運用普遍聯系的觀點說明人類發展所面臨о的三重困境。

                                                                        2011年分析題34

                                                                        人類每天都在產生垃圾,垃圾總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帶來的問題非常棘手。不產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導大家減少垃圾。然而,減到多少才是少?這里并沒有一個標準。而且從總體上看,生產和消費必然產生垃圾,減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產和消費。接著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來填埋或者焚燒。但填埋只是把垃圾從地上轉移到地下,既與人爭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隱患。焚燒不過是把污染從地上移到空中,產生二惡英等有害物質。

                                                                        于是,人們進一步追問:還有沒有比填埋、焚燒更好的出路?這時候,一句“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讓人茅塞頓開,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資源。但變廢為”寶”前提是垃圾的分類投放——別把垃圾放錯了地方。何謂放錯?到處亂扔是放錯,收集時攪混在一起也是放錯。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實現資源的價值。即使還免不了要填埋、焚燒那些沒有利用價值的垃圾,也得把它們分出來。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換出綠色,好處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讓人們樂而為之?2009年5月起,上海開始普遍推廣新的垃圾分類概念,開展以“換出更綠色的上海”為名義的“綠色帳戶”活動。何為綠色帳戶?就是居民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積分換取環保小禮品:再生紙筆記本、綠色小植物、環保手電筒……上海推出“綠色帳戶”的實踐說明,辦法是可以想出來的,關鍵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國的垃圾問題不比哪個國家小,我們只能“沒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摘編自《人民日報》

                                                                        (1)從實踐是人和自然關系的基礎的角度說明為什么”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5分)

                                                                        溫馨提示??键c:

                                                                        ☆矛盾原理:矛盾的對立性和同一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實踐與認識的關系;認識的形式與價值評價。

                                                                        ☆聯系的普遍性原理。

                                                                        在線報名申請表
                                                                        上傳

                                                                        上傳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傳10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