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改革的關系
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后期過于急促和粗糙,出現了一些偏差和失誤,遺留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后來的一個相當長時間內,不但沒有得到及時的修正和克服,相反在一些方面又有發展,特別是不久出現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和經濟建設中的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使社會主義生產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充分發展,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示。
但是,社會主義改造是為了在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以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它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標志著新型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在中國形成,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大大解放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
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社會主義改革,就是對社會主義改造的一些遺留問題及其以后出現的偏差和失誤的糾正,并在此基礎上的繼續前進。社會主義改革不是對社會主義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狀態;而是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部分進行調整和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目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無論是社會主義改造,還是社會主義改革,都統一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它們有著內在的、歷史的羅輯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