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齊魯工業大學

                                                                        當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線 > 考研備考  > 考研專業課

                                                                        如何高效背誦?這貼經驗你得收下!

                                                                        時間:2020-07-21 10:10:58     作者:考研招生在線

                                                                        一、從記憶的機制出發,教你解決背書老大難的問題

                                                                          1、大腦記憶機制

                                                                          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簡單來講,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你在看這篇文章時就會產生瞬間的感覺記憶,在退出之后可能還會記得一點點,那么這部分內容就得到大腦的注意進入了你的短時記憶。如果不斷地在心里回想這個內容,甚至在下次見面可以復述給你的朋友聽,那么恭喜,這部分內容就進入了長時記憶。

                                                                          保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在需要時又會被提取出來,進入到短時記憶中,而大部分同學就難在提取這一步??粗}目,明明背過好多遍,就是怎么也想不起來到底是馬什么梅。

                                                                          2、從記憶的機制出發,解決背書問題

                                                                          Part.1:標記重點

                                                                          用筆框出關鍵字、在重要段落下劃線,這應該從小學老師就開始教我們了。提醒:在做標記的時候記得有所區分以及最好學會使用不同顏色的馬克筆。

                                                                          (1)同級標題用同種顏色

                                                                          這樣做是在針對你的內隱記憶,潛移默化的將知識分類。也可以理解為,將屬于同一板塊卻分布在課本不同位置的內容,人為地組裝在一起。

                                                                         ?。?)固定使用幾種形狀做標記

                                                                          養成自己默認的標記,這樣長期下來,大腦也會根據不同的標記自動分類。比如說三角形、方框、直線、波浪線等等,不同標記代表什么意思,要養成自己的使用習慣。

                                                                          這就是前期的一些準備工作,別小瞧這小小舉動,對于梳理和記憶知識可大有裨益。

                                                                          Part.2:建立框架

                                                                          (1)如何對厚厚一本書的知識點做到胸有成竹?

                                                                          建立框架,梳理知識體系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

                                                                          (2)總是有很多同學不懂,什么叫建立知識框架?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看看每本書的目錄你就懂了。把目錄的一級標題、二級標題整理起來,用樹狀圖來表示,就是一個梳理知識的過程。

                                                                          比如這樣↓↓



                                                                          按照課本內容,將一級標題、二級標題等等這些先梳理出來變成框架。結合上圖來講,你是不是就清楚了“概率分布”這章有三大塊主要內容以及具體哪幾種,利用框架去記憶也就不會出現內容的混淆。

                                                                          這種建立框架的方法適用于任何階段任何學科,唯一難點在于學會如何提煉而避免抄書。

                                                                          解決方法就是在做筆記之前先熟悉課本內容,要知道這一大段話重點是在解釋哪幾個字詞或是公式,你要做的就是摘出這幾個中心詞到你的框架中。



                                                                          比如說上圖就是對課本中提到的“正態分布”的應用里幾頁內容的總結,在書中對這四點進行了詳細介紹,還有好幾頁例題。而你需要做的就只是把這四種應用情景找出來,先記憶正態分布有四種應用且分別是哪四個。這樣不僅記憶負擔減輕,而且對知識的把握也會更清晰。具體在這四種情景是什么情況該運用什么公式,就是訓練的下一步了。我的做法是在筆記反面將例題整理出來進行練習。

                                                                          換成文科類內容,就變成這樣↓↓



                                                                          課本上可能有很多頁的內容去介紹以上每個流派的發展,流派代表人物的各種觀點長篇大論。在記憶的第一步就是讓自己先記住這個框架,不要給腦袋一次性塞太多,會忘的更快。但如果你背書真的是拿著書朗誦,那就真的不能甩鍋給腦子不好了哦。

                                                                          Part.3:組塊記憶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了,在以上框架中每一層都有數字標記,這也是利用數字去組塊化知識點,簡化記憶的一種方法。

                                                                          這篇開頭給大家簡單介紹了記憶的種類,而我們在通過復述背誦的這個過程就是短時記憶。

                                                                          美國心理學界米勒1956年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短時記憶的容量為7±2個組塊。在不得重復練習的情形下,在短時記憶內,一般人平均只能記下7個項目(如7位數字),比如說我們在記憶陌生電話號碼后,待要撥號時往往會不復記憶。短時記憶的量雖不能增加,但此7個事項的性質卻可經由心理運作使之擴大,通俗講就是人為將零碎信息變成多個組塊來進行記憶。

                                                                          還不懂什么叫組塊?

                                                                          來給你舉個栗子~



                                                                          如果讓你記憶以上表格的內容,你會怎么背呢?

                                                                          我的方法是先記住5這個數字,將這五個理論變成一個組塊:“奧卡三五七”,再分別記憶每個字拆開代表哪五個理論。這樣在題目中看到考人格特質理論時,腦海中就會首先浮現“5”由此立馬回憶起“奧卡三五七”,這種記憶方法在答題時就不會因為不確定而遺漏掉任何一個理論啦。當然了,具體理論內容需要單獨再記憶關鍵字和反復熟讀原文。

                                                                          總結來講,就是在記憶時要記住每個版塊下有幾個內容,在上一級標題后標記上數字(參考上面我的手寫框架圖)在背誦時帶上數字。那么答題的時候通過數字回憶,就不會出現遺漏了。

                                                                          Part.4:提煉關鍵字

                                                                          還是以上方表格內容為例,我們來看到塔佩斯的大五理論:




                                                                          有多少同學是直接進行背誦呢?

                                                                          學會提煉關鍵字,其實也是在將繁多知識組塊化的過程。比如這里,我將“開放性、責任心、外傾性、宜人性、神經質”提煉為“神人why(外)開心”。

                                                                          那么上面大段的記憶內容就簡化為【塔佩斯、詞匯學、五因素模型、神人外開心、大五人格因素測定量表】

                                                                          看到這里我知道很多同學會說“可是這樣根本沒辦法答題啊”,這也是我要跟大家強調的一點。

                                                                          論述類題目的閱卷標準,老師絕對不會是逐字逐句對照標準答案,而是找關鍵字按點給分。

                                                                          你要做的就是通過反復閱讀原文,理解以上關鍵字的意思,在卷面上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簡潔解釋并組織成通順的書面語。

                                                                          這也是我提出用數字組塊化記憶的原因所在,通過數字記憶來避免遺漏得分點。尤其在考場上很容易因為緊張而不能將所有知識點答全,而通過上述方法在論述大五人格理論時,首先是數字5,回憶出“神人外開心”寫出以上五個理論關鍵詞,再用自己語言進行大意解釋,就不會忘掉任何一個得分點啦。

                                                                          三、要點總結

                                                                          已經看到這里啦,有沒有領悟到一些呢?

                                                                          好啦!不要再撓頭了,再梳理一遍:

                                                                          1、其實總結來說,就是首先在平時的復習過程中,養成自己大腦所默認的一種標記習慣,有利于大腦在進行信息加工時有選擇性的去記憶重點。

                                                                          2、把要背誦的課本熟讀后理清脈絡梳理,將大段零散文字變成框架,因為通過這種邏輯圖,我們的大腦能夠更方便快速的進行深度加工,更有利于記憶的保持。延長遺忘周期,并且能更方便進行信息提取。

                                                                          3、因為短時記憶的容量有限,所以在背誦時要學會將知識組塊化,在初步記憶時,將內容控制在7±2個單位。單位的大小可以通過人為賦予意義,將幾個小知識點變成一個組塊。這樣就可以解決背完秒忘的問題啦。

                                                                          4、組塊化知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煉關鍵字,將大段文字所要表達的重點字詞提煉出來,只需記憶重點字詞。具體內容反復閱讀,理解到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即可,減輕記憶負擔。(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寫在最后:

                                                                          你背不進去,自然有人能背進去。

                                                                          你寫不來的題,總有人會寫。

                                                                          你考不上的學校,有人會替你去。

                                                                          多的是人想考上,不學就別找理由了。

                                                                        在線報名申請表
                                                                        上傳

                                                                        上傳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傳10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