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入腦入心的學習思考、一件件解師生“急難愁盼”的實事、一場場思政育人實踐課堂、一個個匯聚力量的美育作品...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黨史學習教育長效機制,發揮學科優勢,開拓思政美育課堂,夯實紅色思想根基。在新時代的前進征程上,人文學院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解決學院建設發展重點難點和師生“急難愁盼”的問題,凝聚起共同奮斗的磅礴力量,開創學院發展新局。
創新陣地,汲取崢嶸百年的奮進力量
歷史事件是回望歷史的坐標,人文學院以真實事件鋪砌歷史的厚度,以多元融媒拓展學習的寬度,推動黨史學習向“可視”“可聽”“可感”的形式轉化,實現黨史學習教育形式再創造、內容全覆蓋。2020年4月,人文學院開展新教職工“學校史立師德”活動,通過實地觀摩校園、學習校史校情,鼓舞青年教職工立志篤行,共擔使命;學院黨委組織師生觀看黨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和《第一大案》;每月舉辦一期干部讀書班活動,領導干部帶頭系統學、深入學,聯系實際開展研討;每月在師生黨支部中舉辦兩期“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讀書會,由師生領讀《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改革開放簡史》《交通大學西遷》等黨史校史書籍;利用“人文交大”公眾號平臺開展“黨史回聲”“音樂回聲”系列活動,邀請100名師生黨員,通過朗誦、歌曲的形式回顧建黨百年中的星火點滴。“古田會議”“毛澤東與紅雙井”“平型關戰役中的一條軍毯”“黃繼光的驚天一躍”……師生按圖索驥,循著故事背景、人物線索,逐漸了解小故事背后的宏大歷史敘事,感悟、學習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強大精神譜系和鮮明政治品格。
思政課堂,培養“國之大者”的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人文學院發揮學科優勢,積極融入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呈現出一堂堂經典的藝術實踐課、思政課,激勵師生賡續紅色血脈,激發愛黨愛國情懷。
學問之道,在于人格的建立,生命的領悟、凡事廣涵的體認。人文學院通過“人文藝術通識教育”名師工作室,以人文社科經典強用為戰略導向,發揮不同學科對全校人才培養的互補促進作用,建成國家級一流課程10門,省級一流課程8門,國際在線課程2門,校級名課程23門,通識課程51門。其中《道家的智慧》《社會學概論》《中國傳統文化》等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廣開學生無限眼界、無限文心,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傳播?!兑魳疯b賞》《視覺素養導論》《藝術導論》等一流美育課程注重中國特色,注重藝術經典。教師通過講授具有“民族審美特質”的音樂、藝術范本陶冶學生情操,以美育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
黨史是厚植學生愛國情懷的“活教材”,人文學院將黨史學習教育全面融入課堂教學,探索開設《文學經典與熱點透視》《交響樂賞析》《家庭與性別社會學》等9門課程思政示范課?!段膶W經典與熱點透視》課程選取《白鹿原》、《雷雨》等經典文本,通過解讀小人物在大時代背景下的選擇與命運,將伏脈在歷史洪流中的革命星火一一展現?!督豁憳焚p析》由音樂教育中心曹耿獻老師講授,師生共同品評《紅旗頌》、《英雄的詩篇》等紅色經典交響樂,走進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奮斗不息的百年征程。音樂的奔放與歷史的厚重在聽眾聚精會神、物我兩忘之中往復回流、交感共鳴,給學生帶來獨特的審美體驗和紅色印象。
產教融合,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學院教師以理論創新、面向現實問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思想來開展科學研究。2021年,學院加快編制“十四五”規劃,舉辦中國社會發展高層論壇,培育重點、重大項目,先后獲批陜西省軟科學項目3項,西安市社科基金4項,博士后特別資助項目2項。推進國家民委“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建設,獲批國家民委研究項目1項、全國民族工作優秀調研報告三等獎1項。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科研力量,我們應當自覺把黨史學習作為提升自我的思想武器,以史為鑒,開創未來。面對國家、社會的發展需求,我們要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社會學系特聘研究員蔡萌的“基于資源動員理論的環境群體性事件治理研究”項目獲批了陜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他強調該課題主要聚焦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的環境群體性事件動員和防治機制,回應“綠色生態”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研究成果對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有著積極意義。
同蔡萌一樣,學院教師正主動將“觸角”伸向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立足新時代,回應新需求,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社會學系青年教師李曉光在《光明日報》發表《高能低就 我們的教育失配了嗎》一文,針對就業市場中“教育失配”現象提出切實建議。藝術系賈濯非、歐陽振宇團隊的“流散海外中國藝術數字化工程”項目,將三維技術應用于流散海外中國藝術品的定位調查、數字化歸檔及歷史還原的研究中,并支撐國際范圍的文化教育、學術研究基礎數據庫的孵化應用。學院教師深耕就業、鄉村振興、民族共同體等涉及人民福祉、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的重要領域,積極承擔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大課題。
潤澤校園,凝聚昂揚前行的思想共識
在2021年4月校慶文藝匯演活動中,音樂中心主任方小笛擔任藝術指導,中文系教師李明、魏琛琳參與撰稿,中國文化班碩士留學生Farida擔任主持人,他們將紅色元素和西遷精神融入演出設計中,讓觀眾浸入式體會交大的百年崢嶸與百年榮光。音樂中心金晨導演、中文系黎荔編劇,交大學生主演的原創音樂劇《西遷·西遷》通過“藝術+思政”的結合,展現出交大人聽黨指揮跟黨走的情懷。在由音樂教育中心教師主要參與的“長征組歌”活動中,昂揚著交大人聽黨指揮跟黨走,新長征路上立新功的豪邁與決心。
人文學院聚焦新時代美育教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2021年6月,學院舉辦“藝心向黨,翰墨傳薪”慶祝建黨百年網絡書畫展、“唯美流觴”畢業作品展和“塑說先賢”雕塑展覽。學院將人文社科的致思方式同美育教育結合,舉辦“學而”講壇,打造“彭康哲學講壇”“松梧論壇”“墨藪講堂”“文心論壇”等品牌學術論壇,邀請藝術名家開展“通識大講堂”等系列講座,并同西安音樂學院聯合創作弘揚西遷精神主題歌劇。以美為媒,以美育美,豐盈師生精神氣質、潤澤校園文化。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從暗室借光,螢窗映雪,到星火燎原,競相奔流,黨史百年波瀾壯闊,蘊含著豐富的政治營養和精神力量。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學科交叉、產教融合,涵養一批胸懷“國之大者”的“大先生”,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新征程上攜手追夢、奮進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