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了,同學們都復習的怎么樣?不論在哪里,都要抓緊時間,保證每天的復習時長,完成規劃的任務。
有小伙伴可能覺得,暑假效率也并沒有想象中的高,這就要多從自己方面找原因,不要懈怠。
現在你還沒有緊張感,每天復習都是按部就班,但現在距離九月也就一個多月,到開學之后,復習任務加重,如果你的進度落后,會壓力比較大。
暑假一般都是安排考研強化階段的復習,強化不同于基礎,要追求質變,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感受到學習的充實,而不是每天睡前都很空虛。
天氣很熱,可以多喝水、多吃點西瓜防暑,但此瓜非彼瓜,要沉下心,不要給自己的偷懶找理由,實在不行就先把微博卸載的吧,如果你是重度網癮患者,這樣真的可以省出很多時間。
考研學習,不只要埋頭努力,還要掌握正確有效的方法,最后再給大家分享幾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利用記憶曲線進行分散式學習
研究證明,一次學習60分鐘,不如用30分鐘學習兩次效果好。我們不能一次性塞給大腦大塊的東西讓它去消化吸收,對于一定的內容,最好在學習時間上安排一定的間隔,把集中學習分散成數次漸進式學習。
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全新內容的學習與記憶,并沒有很刻意,也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我們就能記住更多的東西,而且記憶更長久。
二、交替學習比刻意練習應用型更強
我們在講“刻意練習”的時候,一定也會提到“一萬小時定律”,但考研就一年時間,我們并沒有太多時間花在刻意練習上,相比來講,更推薦大家做“交替學習”。
學習時把不同的內容穿插到一起來練習,也就是把時間分成幾段,每一段時間切換一門課學習,效果會更好。即使花在學習上的總時間相等,把同一科目的學習間隔開而不是集中突破,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后,更有利于我們理解和掌握知識。
三、建立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連接
首先基于我們當前的知識結構學習新知識,然后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再建立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連接,最后搭建和更新自己的知識框架。這種方法不但適合知識層面上的學習,也適合認知層面上的更新。
四、嘗試把學到的知識講給別人
實踐證明,當你在教別人你正在學習的知識時,它會加深你自己對學習材料的理解以及認知。嘗試把學到的知識講給別人的過程,同時調動了輸入、存儲與輸出,可以幫助你更快地掌握知識。在某些知識的學習中,如果覺得一個人學習的效果不好,可以找同學朋友來當聽眾配合你。
五、單一任務學習法
我們有時候會說“能夠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是一項出色的技能”,但在考研學習中,多任務處理只會減慢你的速度。因為我們的認知能力都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你想更快地學習,還是要專注于學習某一件事情,不要分心。
我們之前在講記憶技巧的時候,也強調過“單一任務”的設定,與此同理。
六、在不同場景、以多種方式學習
同一內容在不同的場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學習同一個內容,效果會更好。這種學習思路我們也常用,比如我們學習單詞,不僅會拿著單詞本背,也會用APP刷,做真題的時候也會刻意去記憶高頻詞。
再比如要攻克同一個數學知識點,看教材例題、聽網課還不夠,還需要自己在紙上去演算和舉一反三,最后再通過模擬測試來檢測到底有沒有真正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