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問題,注重融合教育,積極探索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新途徑新做法,助推一流大學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推進能力提升與人格塑造相融合。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著力構建知識探究、能力提升、人格養成“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從“教”到“育”的轉變。積極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涵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推進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融合。堅持“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大力開展馬克思主義傳播基地、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和教師國情調研基地建設,積極完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功能;深入開展好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活動,重點實施“理解中國”系列計劃;通過開展閱讀計劃、社會觀察、調研服務等多種方式,抓住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國家觀和學術觀形成的關鍵環節,切實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培養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探索形成校內實踐、課外實踐和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大力拓展育人空間。
推進科研工作與思政教學相融合。堅持教學與科研融合發展,及時將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為新的教學內容,以組織開展學術研究、集體備課、實踐教學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效果。實施教研室振興計劃,在思政課教師中全面落實集體備課制,將集體備課作為一種變個體學習為共同學習的深度學習活動、一種把最新科研成果轉化成最新教學內容的科教融合模式、一種人才培養和成長的傳幫帶機制加以推廣。深入做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擺脫貧困》《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等重要文獻的翻譯推介工作,組織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云南邊疆民族地區的理論與實踐”重大項目攻關,形成一批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三進”效果。
推進思政育人與專業課程相融合。堅持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切實提升育人成效。將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作為抓總工程,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列為一流大學建設重點學科,將思想政治課作為“關鍵課程”,不斷挖掘各門課程所蘊含的思政育人元素,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進一步完善跨學科人才培養體系,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特點,著力促進學科體系與思政工作貫通融合,把科學精神、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不斷增強理科生的人文素養和文科生的科學精神,培養具有批判精神、獨立思考能力、高度社會責任感、跨學科知識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