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科目代碼:[614]
考試科目名稱:中國語言文學綜合
一、考核目標
(一)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的發展歷程及其基本特點、基本規律的掌握程度。
(二)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文學史、現當代文學史和外國文學史上名家名作的掌握程度。
(三)考查考生運用正確的理論、方法對中國古代、現當代和外國的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進行鑒賞、分析的能力。
(四)考查考生對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語音、漢字、詞匯、語法、語用等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五)考查考生理解、表達、思辨、分析和運用現代漢語等方面的能力。
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180分鐘,滿分:150分
(二)題型結構:
1、填空題: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名詞解釋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改錯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4、簡析題:共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5、論述題:共2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三、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四、考試內容
(一)“現代漢語”部分,30%(45分)
1、現代漢語概述
考試內容:現代漢語的性質;現代漢語的歷史地位和語際地位;現代漢語的變體;現代漢語規范化問題。
考試要求:
[1]掌握現代漢語的性質、含義與特點;
[2]熟悉現代漢語書面語和口語的形成過程;
[3]了解現代漢語的三大變體:地域變體、社會變體和功能變體;
[4]處理好漢語規范與動態觀念之間的關系。
2、語音
考試內容:現代漢語語音概述;音節分析:元音和輔音;音節分析:聲母和韻母;普通話聲調;普通話音節結構;音位和音位歸納法;音變。
考試要求:
[1]了解語音的三大屬性、國際音標、音節的基本結構、零聲母音節特點,了解普通話聲調的性質和功能、普通話聲調和方言聲調的異同、古今聲調的歷史演變,了解音素和音位的區別。
[2]掌握語音的四要素、音節的“音素分析法”、普通話21個輔音聲母和39個韻母;掌握調值、調類、調型、調號的特點;掌握現代漢語的聲韻配合規律和音節的拼讀方法,并能對現代漢語音節的結構進行分析;掌握歸納音位的方法和原則;掌握輕聲、兒化、連讀變調、語氣詞“啊”的變讀規律,并能準確運用。
[3]熟悉發音器官的基本構造;熟悉區分元音和輔音的標準及現代漢語元音、輔音的發音特點;熟悉39個韻母的分類與結構特點、現代漢語的音節結構特點和音節的拼寫規則;熟悉普通話的音位變體和常見的幾種音變現象。
3、漢字
考試內容:現代漢字概述;現代漢字的字形;現代漢字的字音;現代漢字的字義;現代漢字形音義的關系;現代漢字的規范。
考試要求:
[1]了解漢字的歷史和功績;了解現代漢字字義的特點;了解現代漢字規范的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和簡化字的簡化方法并能進行簡繁字的比較。
[2]掌握現代漢字的性質和特點、現代漢字筆畫類別以及筆畫順序;掌握筆畫、部件、偏旁、部首、獨體字、合體字等重要概念;掌握“規范漢字”的定義和內容、《通用規范漢字表》以及現代漢字的常用查字法。
[3] 熟悉現代漢字字音的特點;熟悉近形字、同音字、多音字、多義字與多音多義字的特點并能鑒別和分析。
[4]能運用傳統造字法以及新造字法分析現代漢字、分析現代漢字構形成分屬性的能力;能運用現代漢字常用部件和部件拆分方法對漢字進行結構分析;能根據形聲字的表音功能、利用聲旁來分析漢字的字音;能根據形旁的表義功能對漢字形旁記錄字義進行分析。
4、詞匯
考試內容:現代漢語詞匯概述;構詞法與造詞法;詞義構成;詞義分析與釋義;詞匯的分類系統;詞匯的構成系統;詞匯的熟語系統;詞匯的發展與規范。
考試要求:
[1]了解詞匯與詞語、語素與漢字、語素與詞、詞與短語的區別與聯系;了解詞義的基本概念;了解現代漢語詞匯各類熟語的特點和類型;了解現代漢語詞匯規范的必要性。
[2]掌握語素、詞的定義,明確語素的分類依據及其類別;掌握構詞法與造詞法的特點;切實掌握邏輯定義釋義法、互訓反訓釋義法、描寫比喻釋義法、補充論元釋義法、附加信息釋義法,以準確解釋詞語的意義;掌握上位詞、下位詞和類義詞的類型和鑒定標準;掌握詞匯系統的規范、詞匯使用的規范以及詞匯規范意識與動態觀念的互動關系。
[3]熟悉詞義的四大特征;熟悉現代漢語詞匯的形式和意義兩種分類系統;熟悉現代漢語詞匯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兩大構成系統。
[4]能夠準確地對詞語進行結構層次分析;能夠對詞義進行分析;能夠運用義素分析法、語素分析法和構詞分析法對詞義進行有效分析;熟練運用同義詞的三種辨析方法;能夠準確判斷各種詞語的不同來源;能夠判斷某個詞語的熟語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