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科目代碼:[611]
考試科目名稱: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一、考核目標
(一)考核學生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要求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180分鐘,滿分:150分
(二)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題: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2、辨析題: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簡答題:4小題,每題13分,共52分
4、論述題:2小題,第1題24分,第2題25分,共49分
三、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四、考試內容
(一)導論,約10% ,(約15分)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考試內容:哲學、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與哲學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歷史形態演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征、功能,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及根本方法。
(1)掌握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2)正確把握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作用。
(3)了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歷史形態及其演變。
(4)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歷史地位、理論品質。
(5)領會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6)科學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7)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功能。
(8)理解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貢獻
(9)了解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大意義和科學方法。
(二)唯物辯證法,約60% ,(約90分)
1、唯物論
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考試內容: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時空觀和運動觀,自然、人類社會的客觀物質性,意識的起源和本質,意識的結構和功能,世界物質形態的同源性和同構性。
考試要求:
(1)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物質觀及其局限性,科學理解列寧的物質定義。
(2)正確理解運動、時間、空間及其與物質的關系,批判形而上學的時空觀、運動觀。
(3)正確理解人類社會產生的自然前提和現實基礎,把握地理環境、人口、生產方式等要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4)正確理解意識的起源及其本質、意識的結構和意識的能動作用。
(5)了解人工智能及其本質。
(6)正確理解世界的統一性是多樣性的統一,批判二元論的錯誤。
(7)理解實事求是的哲學理論基礎。
第三章 人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
考試內容:實踐的本質、結構,實踐活動的運動機制以及實踐的地位和意義。
考試要求:
(1)全面理解實踐概念的含義。
(2)科學理解實踐的基本特征、基本形式,以及實踐在人類生活中的基礎和根本地位。
(3)正確理解實踐的主體、客體及其相互作用。
(4)了解實踐的運行機制。
(5)了解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自在世界與人類世界,以及它們分化與統一的基礎。
(6)了解實踐的世界觀意義。
2、辯證法
第四章 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考試內容:唯物辯證法的確立,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及其與形而上學的對立,事物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普遍聯系與系統的關系,發展的方向性,聯系和發展的規律性,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及其方法論意義。
考試要求:
(1)了解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2)正確理解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區別。
(3)了解人的活動辯證法與客觀事物辯證法的關系。
(4)正確掌握“聯系”這一哲學范疇的含義以及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
(5)區別“運動”、“變化”和“發展”三個不同范疇,以及發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現。
(6)把握“規律”范疇的含義,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及其核心。
(7)了解“決定論”及其幾種形態。
第五章 聯系和發展的基本規律
考試內容:唯物辯證法三大規律的基本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