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結構
簡答題;分析論述題
二、考試目標:
(一)掌握區域國別研究方向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
(二)理解國際關系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三)運用區域國別研究、國際關系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結合戰后國際關系史來分析和解決區域國別研究的現實問題。
三、考試范圍:
(一)區域國別和國際關系研究
1.區域國別的內涵
區域國別的內涵;區域和國別的關系。
2.區域國別與國際關系的區別
區域國別的研究范圍;國際關系研究的范圍
3.國際關系學基本概念
國際關系理論的流變;國際關系的研究方法。
4.國際關系基本概念
國際秩序;國際體系;國際格局
5.國際行為體和國家利益
國際行為體;民族國家;國家利益;綜合國力;大國崛起
6.國際安全與危機管理
國際安全;國際合作;國際沖突;區域合作;危機與危機管理
7.國際組織和國際經貿關系
國際貿易;國際組織;國際相互依存和競爭
(二)國際關系史(二戰后時期)
1.戰后初期的大國關系
美國與蘇聯兩極格局的萌芽;亞洲國際關系在戰后的變遷
2.冷戰及其影響
五十年代美國在亞洲的軍事擴張;五十年代中國的外交;冷戰在東亞、東南亞地區的表現
3.美蘇爭霸格局的形成
中蘇關系惡化;美蘇對歐洲的爭奪;中美關系緩和;
4.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的外交
八十年代中國外交的新發展;國際秩序的新變化;冷戰的終結
5.中國的周邊外交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與周邊大國外交關系的變遷;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外交關系
6.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中國特色大國;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習外交思想
四、主要參考書目
1.閻學通,何穎.《國際關系分析》(第3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2.《政治學概論》編寫組.《政治學概論》(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方連慶,王炳元,劉金質.《國際關系史(戰后卷)》.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