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碩士
考試科目代碼:839
適用招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工程
一、考試主要內容:
1.緒論 ①通信系統的模型;②信息及其度量;③通信系統主要性能指標。
2.隨機信號分析 ①平穩隨機過程;②高斯隨機過程;③平穩隨機過程通過 線性系統;④窄帶隨機過程;⑤正弦波加窄帶高斯過程;⑤高斯白噪聲和帶限白 噪聲。
3.信道 ①有線信道;②無線信道;③信道的數學模型;④信道特性對信 號傳輸的影響;⑤信道中的噪聲;⑥信道容量。
4.模擬調制系統 ①幅度調制(線性調制)的原理;②線性調制系統的抗 噪聲性能;③非線性調制(角度調制)原理;④調頻系統的抗噪聲性能。⑤頻分 復用。
5.數字基帶傳輸系統 ①數字基帶信號及其頻譜特性;②基帶傳輸的常用 碼型;③數字基帶信號傳輸與碼間串擾;④無碼間串擾的基帶傳輸特性;⑤基帶 傳輸系統的抗噪聲性能;⑥眼圖;⑦部分響應系統;⑧時域均衡。
6.數字調制系統 ①2ASK 及 MASK 系統的調制解調原理;②2FSK 及 MFSK 系 統的調制解調原理;③2PSK、2DPSK、MPSK 及 MDPSK 系統的調制解調原理;④二進 制及其多進制數字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⑤MSK 調制;⑥QAM 調制。
7.模擬信號數字化傳輸 ①模擬信號的抽樣;②模擬脈沖調制;③抽樣信號 的量化;④PCM;⑤差分脈沖編碼調制;⑥增量調制DM;⑦時分復用和復接。
8.數字信號的最佳接收 ①數字信號的統計特性;②數字信號的最佳接收 機;③確知數字信號的最佳接收機;④確知數字信號最佳接收機的誤碼率;⑤實 際接收機和最佳接收機的性能比較;⑥數字信號的匹配濾波接收法;⑦最佳基帶 傳輸系統。
9.信道編碼 ①糾錯編碼的基本原理;②糾錯編碼的性能;③線性分組碼;④循環碼。
10.同步原理 ①載波同步;②碼元同步;③群同步;④網同步。
二、建議參考書目:
[1] 樊昌信 曹麗娜編著,《通信原理》(第 7 版),國防工業出版社,2015年
[2] 樊昌信 曹麗娜編著,《通信原理》(第 6 版),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
《信號與系統》科目考試大綱
層次:碩士
同等學歷加試課程
適用招生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工程
一、考試主要內容:
1.信號與系統概念 ①信號的表示、分類及常見的基本信號;②信號的基 本運算;③系統的概念與特性;④線性時不變系統數學描述及其特性。
2.信號與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時域分析 ①確定信號的時域分解;②信號的 相關分析;③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沖激響應分析;④卷積、卷積和定義、性質及其 計算;⑤線性時不變系統的響應分析;⑥沖激響應描述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性質。 3.信號與系統的頻域分析 ①連續時間周期信號的傅立葉級數表示;②周 期信號的頻譜及其功率譜;③傅立葉變換及其性質;④連續時間非周期信號的頻 譜;⑤周期信號的(廣義)傅立葉變換;⑥采樣定理;⑦無失真傳輸系統,理想
濾波器;⑧線性時不變系統的頻域分析;⑨離散時間信號傅立葉分析。 4.連續信號與系統的復頻域分析 ①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及其性質;②常
見信號的拉普拉斯變換;③拉普拉斯逆變換;④連續線性時不變系統的復頻域分 析法;⑤連續系統的系統函數與系統特性;⑥連續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框圖和流圖 表示。
5.離散信號與系統的復頻域分析 ①Z 變換的定義及其性質;②常見信號 的 Z 變換;③拉逆 Z 變換;④離散線性時不變系統的 Z 域分析;⑤離散系統的系 統函數與系統特性;⑥離散線性時不變系統的框圖和流圖表示。
二、建議參考書目:
[1] 《信號與線性系統》,吳大正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四版)。
[2] 《信號與線性系統》,何繼愛,藺瑩等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