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考試的腳步臨近,也迎來了沖刺階段的備考復習,考生的壓力也越來越重,那么如何在短暫的復習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內容,提高復習效率呢,這是每個小伙伴都關心的問題,幫幫整理了“2020考研沖刺復習常見四大睡眠問題”文章,希望同學們能有所收獲~
1.什么是睡眠?
近年來的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睡眠是人的本能,是一種主動過程,睡眠是恢復精力所必須的休息,有專門的中樞管理睡眠與覺醒,睡眠時人腦只是換了一種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貯存,有利于精神和體力的恢復;而適當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既是維護健康和體力的基礎,也是取得高生產能力的保證。
2.我們需要多少時間睡眠?
我們需要多久的睡眠時間?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需求,不過“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是最好的”這句話想必大家是經常聽到的。那我們能不能少睡一會兒,但還能保證精神飽滿、身體健康呢?事實上,這個問題也是因人、因年齡而異的,新生兒平均每天睡16小時,嬰兒睡眠時間逐漸縮短,至2歲時約睡9~12小時。成年人的睡眠時間因人而異,通常為6~9小時不等,一般認為7小時半是合適的。但老年人的睡眠經常少到6小時。這是一種普遍的說法,但具體到每個人,差異就更大了。我們觀察新生兒的時候就發現孩子的巨大差異,有的很興奮,睡一會兒就醒來了,有的則需要睡很長時間。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發現很多人在睡了10個小時起床,仍然覺得疲倦;而有些人只需要六個小時的睡眠,便可以重新精神煥發。這是因為除了睡眠的長短的影響外,睡眠的質量對健康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提高自己的睡眠質量,便是縮短睡眠時間的第一條秘方。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精力旺盛的人士,由于注意鍛煉、調整飲食,每天睡眠時間不多,也能夠精神矍鑠,所以,睡多少時間是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來決定的。像上文中提到的幾個同學,他們有的每天睡六個小時就可以,但有的可能就需要更多一些的睡眠,才能保證良好的精神狀態。
3.睡眠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
睡眠作為人類的本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保證有機體的正常運轉,是人類有效活動的基礎,它能夠使全身放松、恢復體力、減輕壓力、使注意力保持集中、增強記憶力與協調力。睡眠不足或是睡眠太多都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影響。對于正在發育成熟的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學生來說,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身體健康和學習狀態的影響。長期睡眠不足可導致身體素質下降、精神面貌低迷、學習效率嚴重降低、也會產生一系列的情緒問題,如悲傷、焦慮、抑郁、煩躁、易怒等。睡得太多或是生活沒有規律,也會導致身體無力、常感到疲乏、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問題的出現。
4、考研學生中常見的睡眠問題
考研同學由于面臨多方面的壓力,很容易出現各種睡眠問題。一般來說,在學校的日常咨詢工作中,進入九月份就開始有考研學生因睡眠的問題到心理咨詢指導中心求助,十月份、十一月份以后人數會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其中比較常見的有:
>>入睡困難:表現在到了入睡時間卻不能很快進入睡眠狀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入睡,雖有困意,卻常有要入睡卻無法入睡之間的交互矛盾心情,在床上輾轉反側、思維興奮、感覺非常痛苦。上文中的王小小同學就屬于這種情況。
>>早醒:主要表現是比預定時間提前醒來,雖感到十分疲倦,醒來后卻無法繼續入睡。像文章中的王剛同學就是如此。
>>睡眠淺:常感覺在似睡非睡的狀態,很容易被外界的干擾所影響,易醒,醒來后也能再次入睡,卻像是沒有睡著,一直狀態比較模糊。
>>多夢:表現在睡醒后發現自己一直在做夢,好像一直沒有停止,對一些夢境還能有清晰的記憶,感覺比較疲勞,沒有休息的感覺。
了解了睡眠存在的問題,就能從根源處解決問題,針對性的做出自己的調解方案,調整好以后再努力復習,現階段你們要做的就是找顧好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