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持續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努力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大格局。
加強規劃設計,強化統籌推進。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探討新時代一流領軍人才培養的新理念新路徑。制定《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動計劃》和《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方案》,著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擔當引領未來和造福人類任務的領軍人才。以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建設為契機,大力實施“培元計劃”,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元固本,充分發揮課程教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推動思想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授有機結合。出臺《關于進一步落實本科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工程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與教學模式改革的實施辦法》等文件,優化設計課程各環節,把更能體現“家國情懷、法制意識、社會責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懷、工程倫理、工匠精神”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元素的“觸點”和“融點”落實到課程專業核心能力培養上,切實強化價值引領。
強化學科引領,深化內涵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大力加強思政課程建設,在“雙一流”建設中將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第一學院”、思政課作為“第一課程”重點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貫徹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探索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建設,夯實理論研究平臺,著力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建立馬克思主義學院專業教師聯系學院制度,開展輔導培訓、翻轉課堂教學、小班討論、答疑解惑、學生優秀作業和作品評選、學生課程成績評定等工作,推動提升課程思政建設整體質量和水平。
重構培養體系,創新育人模式。構建通識教育基礎上寬口徑個性化專業培養知識體系,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認真審視各專業知識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發展需求的契合度、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耦合度、教學大綱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合度,深入挖掘課程的德育內涵和思政元素;全面修訂課程大綱,將思政元素基因式融入課堂教學主渠道,實現課程思政覆蓋所有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覆蓋所有培養活動。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特點,先后啟動四批課程思政立項工作,共建設210門課程,通過打造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堂、選樹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帶動全校課程建設質量的整體提升。強化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豐富思政內涵,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方面推動線上資源與線下課程結合、中班授課和小班研討結合,促進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
加大支持保障,確保建設成效。從政策引導、經費投入、過程管理、方法培訓、經驗交流、績效考核等多方面,構建課程思政建設保障體系。堅持以人事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完善人才培養治理結構與管理體制,增強教育教學的內生動力與活力,引導和激勵廣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斷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堅持內選外聘結合,加大培訓力度,優化教師結構,加強課程思政系列培訓,進一步提升教師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著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