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齊魯工業大學

                                                                        當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線 > 研招資訊  > 考研動態

                                                                        清華大學“三抓三促” 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

                                                                        時間:2021-07-23 10:50:18     作者:考研招生在線

                                                                        清華大學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學校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先后發布《關于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若干意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重點任務清單》《“三全育人”推進落實情況評估指標體系》等文件,實施12項182條具體舉措,著力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協調落實、院系主動作為、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以“十大”育人體系為基礎推動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抓關鍵群體,促全體參與,凝聚全員育人合力。制定《關于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的工作方案》,黨政領導帶頭,形成學校、院系、機關部處等黨政負責人講黨課、作報告、聯系學生的常態化機制。校黨委書記帶頭講授新生導引課和“形勢與政策”課,校長講好入學第一課和在校最后一課。校領導班子成員、各級黨組織書記切實擔負育人責任,扎實開展“七進”工作,通過“開放交流時間”、主題黨團日、師生黨支部聯學共建等形式,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發布《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行)》《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重點加強對青年教師、海歸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引領,增強全體教師育人綜合效應。推行“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學術評價導向,建立教師教學檔案袋制度,記錄育人過程并納入各類考核。認真落實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制度,一線教師定期開設“開放交流時間”,經常性地為學生提供指導。將學生工作專職教師納入教學系列,高標準選拔配備,全過程培養管理。完善“雙肩挑”輔導員發展支持體系,構建“崗前—崗中—崗后”全流程精細化培養體系,切實增強思政工作能力和專業化水平。調動各方力量凝聚育人合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過明確崗位職責、優化考核評價辦法,引導廣大教職工在言傳身教中發揮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作用。2020年學校機關黨委70余位教職工黨員主動報名擔任“強基計劃”大一新生入黨積極分子聯系人,積極參與一線育人工作。建設并規范學生社區德育助理隊伍,強化教職工育人意識。廣泛挖掘離退休教職工育人資源,組織離退休老同志開展“讀懂中國”系列活動,通過開展專題講座、報告等形式,幫助青年師生了解國情黨情世情、堅定理想信念。

                                                                        抓重點環節,促全線貫通,打造全過程育人體系。倡導“招生為了培養,招生促進培養,招生也是培養”的理念,通過校長贈書、關愛困難學生、宣傳先進典型等方式,在招生錄取環節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幫助新生“扣好第一??圩?rdquo;。成立大一工作組,統籌設計新生入學教育,涵蓋黨史校史、學術道德、校紀校規、安全教育、職業規劃等,引導學生厚植“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家國情懷、弘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發揮國防育人作用,舉辦團隊訓練營,引導新生在集體中成長。實施中外學生趨同管理,開設國際學生拓展訓練營,引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促進學生在校期間多樣化成長,發掘重大活動和重要歷史契機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依托各類學生團體,因勢利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通過“第二成績單”全面記錄學生成長經歷并給予及時、充分的反饋。修訂《特等獎學金評選辦法》《學生獎學金管理規定》,在評獎評優過程中更加強調以德為先,更加關注獲獎學生的品行。強化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評價,鼓勵學生主動將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結合。面向不同發展需求的學生,形成14項校級和若干院系級課外因材施教項目,全方位匹配資源、全過程累進支持,年均覆蓋學生超過1400人。堅持“充分選擇上的重點引導”,開展職業發展教育課程、“一對一”咨詢、就業實踐等活動,鼓勵和支持畢業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臺、干大事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抓有效載體,促全面協同,構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建強課程育人主渠道,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必修課,建成包含本、碩、博9門課程的思政課程體系,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確立“分—合—融”相結合的課程思政實踐路徑并進行分類指導,將“價值塑造”貫穿教育教學各環節全過程。挖掘科研育人要素,以導學關系為載體、多元化導學互動場景為紐帶,創新構建“導學思政”工作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導學互動全過程;探索建立基于課內課程學習與課外創新實踐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通過課程、學術科技賽事、項目累進支持、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等多層次支持,將科研優勢轉化為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資源優勢,培育出“天格計劃”“學生超算”等一批特色項目。豐富實踐育人載體,建立社會實踐、就業實踐、實踐課程、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等共同推進的實踐育人格局,每年組織1000支隊伍、超過1萬人次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建立新媒體矩陣,培育優質網絡文化作品,每年發布推送超過5萬篇,對青年學生形成有效覆蓋和影響合力。建好學生藝術社團,創排《馬蘭花開》等校園原創劇目,通過優質的文藝作品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推進以文化人。建設博士生講師團,黨的十九大以來,累計開展宣講1570余場,覆蓋16.3萬余人次。加強心理育人,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多層次心理預防干預體系,構建“三支隊伍—四維體系—兩個平臺”心理育人模式,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完善資助育人體系,建立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勵有機結合,無償資助與有償資助、顯性資助與隱性資助有機融合的資助機制;強化發展型資助,開展“鴻雁計劃”拓展營等培訓課程,努力擴大資助育人覆蓋面。發揮黨團組織、學生團體作用,強化組織育人,在學生會、理論社團、博士生講師團等學生組織中成立功能型黨支部,在實踐支隊和非全日制班級中成立臨時黨組織,確保黨的工作全覆蓋;持續加強班團集體建設,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充分發揮班團集體作為第一集體的育人作用。充分挖掘后勤系統的育人資源,打造“生活學習型,共建共享型,綠色智慧型”學生成長社區,開展學生生活素質培養、社區文化建設、勤工助學輔導等工作,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服務有機融合,在關心人、管理人、服務人中教育人、影響人、引導人。

                                                                        在線報名申請表
                                                                        上傳

                                                                        上傳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傳10個文件